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白衣执甲,以己为盾  ——涉县医院护理人员抗疫纪实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刘颖才发布时间:2020-05-18 08:39:36

  文/樊飞龙

  一、

  1990年8月的一天,19岁的宁国芳,乘着一辆拉煤车,前往离县城11.2公里的索堡医院报到。这年的她,刚刚从邯郸卫生学校毕业。前路的未知,让她既憧憬,又略加有些迷惘。

  这一年,8岁的王丽楠,在西戌小学读一年级,一本《杨家女将》的小人书让她爱不释手。从小生活环境优渥的她,在这本微小的图画中,给自己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个深深的遐想。

  这一年,3岁的王利珍,还在懵懵懂懂中喃喃的背着李白的《静夜思》,自己的童年时光,也在这幼年的美好和童真的伴随中,开始天真烂漫的成长。

  谁也不会料到,多年后的王丽楠,会和宁国芳毕业于同一个校门。

  二、

  到索堡医院工作后的宁国芳,一干就是五年,这也给她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1994年她被调往涉县医院,成为儿科的一名护士,出色的专业技能,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她在2000年时被提升为儿科护士长。

  自幼聪颖的王丽楠,在西戌读完小学、中学后,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于1998年考入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邯郸卫生学校),在冥冥之中成了宁国芳的小学妹。

  而此时的王利珍,还在井店四街村上小学,自幼性格温顺的她,在家人的眼中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在老师的目光里更是一个懂事的学生。

  三、

  2003年,SARS病毒席卷世界,全球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国内更是一片风声鹤唳,世人在焦虑中惶惶度日。

  这一年的宁国芳,已在儿科做了3年的护士长。非典的突袭,让山城的医院份外的紧张,儿科的幼童发烧,无疑让科室里的医护人员添了几分忧虑与焦炙。

  也正是这一年,劳碌过度的宁国芳,查出了心肌炎,这也让她留下了胸闷的后遗症。

  这一年的王丽楠,从学校毕业后,到涉县医院妇产科临时工作。非典袭来,医院把她调至发热门诊的一线。

  初出茅庐的王丽楠,生来就带着一种不服输的性子,儿时看过的小人书,更使长大后的她敢打敢拼,无所畏葸。

  这一年的王利珍,已在井店联中读中学,少时的她喜欢画画,一个人在安静中独享自己的昭华时光。

  而95后的申田已是一名小学生,97、98年的张宇桐、钱亚荣还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的戏耍童年。

  这一年,

  宁国芳32岁。

  王丽楠21岁。

  王利珍16岁。

  这一年,

  申田8岁,

  而张宇桐才6岁,

  钱亚荣只有5岁。

  也许她们谁也不会想到,十七年后,命运会把她们交织在同一个阵地上的不同前沿,让她们在2020相遇...

  四、

  己亥岁末,年关将至。当国人还沉浸在愈来愈近的浓郁年味时,一场新型病毒的袭来,撕碎了世人的新年梦冀。

  霎时间,天地冷峻,日月凝重。

  公元2020年1月20日,武汉疫情官方通报“人传人”,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警报正式拉响。

  1月21日,涉县医院紧急召开动员会,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宁国芳的名字赫然在列。

  从2003年到2020年,十七年后的宁国芳,已是涉县医院五百多名护理人员的总护士长。

  一场从未有过的严峻,正在悄然中考验着她。

  五、

  1971年,宁国芳出生于涉县西达公社的甘泉村,甘泉村风光迤逦,景色宜人。因村中有三股泉水,故称三泉村,后因泉水甘甜,大旱不涸,改成甘泉。

  1987年,宁国芳考入邯郸卫生学校,1990年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她已积累了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悉心的岗位,使她养成了细致入微、忠於所事的工作态度。

  面对这次突降而至的疫疬,直觉告知她这场战疫非比寻常。前路的未知数,远远比当年刚参加工作时的心情更加迷惘。只不过在历经三十年的磨砺后,她的内心多了几分从容与镇静。

  这位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资深护士长,开始井然有序的统筹整个护理团队。摆在她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从临床科室内抽调出护理队伍的骨干、精英,组建第一批抗疫队伍,分批前往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一线岗位。

  在这几个特殊的岗位中,重中之重就是给患者治疗的隔离病房。而带队前往隔离病房的护理第一人,就是王利珍。

  六、

  1987年,王利珍出生于涉县井店镇四街,非典过后的第二年,即2004年,她便考入邯郸卫生学校。

2007年毕业后,王利珍进入涉县医院,成为急诊科的一名护士;

  2014年她被调到血透室;

  2017年成为血透室护士长;

  2019年涉县医院成立感染疾病科,随即,王利珍便调至感染疾病科任护士长(当时主要是以门诊为主)。

  2020年1月21日,涉县医院召开动员后,王利珍成为感染疾病科的第一位护理人员。

  1月22日,王利珍与李珍珍、张俊丽、戎峻瑶、李静丽、任贝贝、吕龙叶7名护理人员组成第一梯队,先前进驻感染疾病科,她也成为隔离病房楼中第一任护士长。

  也正是这一天,产科的97小护士张宇桐,接到自己成为发热门诊第二批成员的通知。

  七、

  年少的张宇桐,听到这则信息,内心的确有些忐忑,当下的肺炎疫情,新闻已经报道的很严重,武汉也即将在次日(1月23日)封城。

  整个社会的关注,都聚焦在疫情上。少不更事的张宇桐,在恐慌中有几丝胆怯。百感交集的她,并未在现实中畏怯,而是鼓起勇气去调整心态面对。

  王利珍带领护士进入了隔离病房楼,屋内设施简陋,环境条件简易,地面未有标识,桌椅等生活物品配置也尚未齐全。

  就这样,王利珍一边同几位护理人员一起清扫、消毒,一边与宁国芳积极协调相关问题。

  此时的宁国芳,正忙碌着不可开交。不仅调配护理人员入驻隔离病房,亦要抽调人员前去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执勤,还要安排留守科室的护理人员做好陪检、消毒等日常工作。

  八、

  1月24日,这一天是大年三十,往年的除夕,都会听到鞭炮声,而这个年不仅没有了炮响,更在疫情的弥漫下,丢失了春节的味道。

  这一天,也是王利珍带队进入感染疾病楼的第二天,隔离病房内除了医护人员,暂时还没有入住患者。

  在疫情肆虐的形势下,这个年份注定是不平凡的。涉县医院作为全县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丝不安与紧张。

  在一向看似平淡的王利珍的心中,内心还牵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八岁,小闺女才两周,只是这个正月,她这位年轻的母亲,要守护更多家庭孩子的平安。

  很快,隔离病房的沉寂,在正月初一的晚上被打破。

  九、

  1月25日晚19时许,一名武汉归来的女研究生,发烧39℃并带有咳嗽,入住隔离病房。这位女学生也是涉县境内第一个被隔离的发热患者。

  王利珍与几名护士全副武装,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备好防护措施,核酸监测后,对她进行输液监护。

  起初,女研究生的心理很沉重,武汉归来,又突感发烧,心情低落难过,王利珍与护士们注意到姑娘的状态不太好,便贴心的宽慰她。

  其实在王利珍与其他护士的内心,何尝没有一丝忌惮。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面对这般大场面下的大场景,此时的她们,想必更加能顿悟人生平淡的弥足珍贵。

  不久,另一名在湖北孝感市学心理学护士的学生,因发烧入住隔离病房。旋即,第三名、第四名相继入住…

  十、

  此刻,摆在王利珍面前的局势愈来愈迫切。

  隔离病房内的16张病床,已住满15张。每个患者,都需要两名护士陪同,病号多,人员少,护理人员一个班就要连续上十二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新来乍到的第一批护士们,在经验缺乏下,开始意识到必须要穿纸尿裤了。

  物资短缺,时间且长,条件艰苦,环境异常。王利珍带领着这一支队伍,真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她们为了省物资,就延长吃饭时间。有时候突然接收一个患者,护士们就把自己的护士餐送给病人吃,而自己吃些零食。有的患者甚至连生活用品也没带,护士只能把自己备用的新物品赠予患者。

  在所有的隔离患者中,最小的只有两周,护理人员相对还好看护。稍大一点的也才六岁,输液不配合,也不好好吃饭,护士们只能把自己的零食饼干拿出来,喂孩子吃,哄他不哭。

  口罩下的勒痕,护目镜下的泪光,没有人会去想象第一批护士那段时间的不易与艰苦,但从她们的身上,仿若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希望。

  十一、

  这个正月,对于闲适的人来说瞬时而过,放了一个长长的假期;而对于隔离病房的护士们来说,却是秒针计时的在急促中辛劳。

  王利珍带队的第一批护理人员在不觉然的劳碌间,开始陆续撤下岗位,而她却还要继续坚守,交接给下一批护理人员物资、器械、病人情况、工作流程等。

  2月7日晨,王利珍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顺利的交接完毕,接下来的时间她要去隔离观察,即便她接管的所有患者核酸全部为阴性,但是大疫面前,绝不容许半点疏忽。

  这一天,第二批护理人员进入感染疾病科,而小申田,便是这十多名护理人员中为数不多的95后。与此同一天,原本抽调去发热门诊的张宇桐,被调往预检分诊报到。

  就在这两天前(2月5日),98年的钱亚荣进入发热门诊。这些95后的小姑娘,开始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扛起这个特殊时代的重担!

  十二、

  悬在张宇桐心中久久不坠的大石,终归是尘埃落定。

  张宇桐所在预检分诊的岗位,不同于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预检分诊,可以说是责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从疫情开始,预检分诊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每日都要自测体温,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还要严格按流程防控疫情,实行24小时工作制,不舍昼夜,坚守岗位,严把第一道关卡。

  每一位进入医院的患者及家属不仅要监测体温,还要询问其是否武汉归来、是否与涉武人员接触、是否有咳嗽等情况,这是预检分诊的第一步,也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的一步。

  体温高者,要将发热人员及时送往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虽然不是临床,但此时的她们却是在最前沿,也是接触发热病人的第一站,更是医院把守外来人员的第一道防线!

  这个年,是宇桐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而她要面对的成长,可能不同于寻常护士。

  十三、

  在预检分诊执勤,按工作流程,每一名进入人员都要出示陪护证及体温检测才可以进入,但这也是最让张宇桐闹心的。

  当张宇桐测量部分入院人员体温时,个别人不以为然,认为是形式主义虚花样,并说出很难听的话。纯朴和善的宇桐,有时候很难接受,但是她从没有闹过情绪,而是谆谆告诫,认真对待每一名进入人员。

  暮色四合,寒意渐浓。

  一天劳累的宇桐,从早八点上班到晚八点,身体很困乏。但让她发憷的,却是下班回家的路。月下的空旷,格外使她感到静寂。

  当时的山城已经实行管控,昔日人头攒动的马路变得无比萧条,红艳艳的灯笼在小城里的树梢上孤零零挂着,大街上却空无几人。整个夜色,在岑寂中充满着惶恐不安的气息。

  从小乖巧的女孩,一个人披星戴月回家,家人怎能安心,尤其是路过大转盘时,连路灯都没有。宇桐的爸爸很支持她的工作,每当宇桐上白班便去接送她上下班。对于宇桐来说,家人是她坚强有力的后盾,哪怕爸爸妈妈也会提心吊胆的担心她,但是都从未给她打过退堂鼓。

  坐在爸爸车里的宇桐,看着清寂的车窗外,心想这人间什么时候最美,太平世界最美!

  十四、

  在预检分诊执勤,最苦的应是在朔风凛冽中值夜班。预检分诊不同于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而是长期在室外工作。

  雪虐风饕,严寒刺骨。

  这是宇桐最铭心的一个夜晚,四顾凄寒,满目皑皑,旧时的华灯初上,仿若在这须臾间变得阑珊。

  由于室外温度过低,体温枪测不出温度。宇桐捂着臃肿的军大衣,穿着高脚的皮靴,怀揣着暖手宝,自己纤纤小手紧紧的握着体温枪裹在大衣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样既能暖体温枪,又可以暖手,一举两得。”

  宇桐在寒风肃杀中,又冷又困。从小娇嫩的她,此时毫无畏缩。她心中应该有那么一束光,照向了黎明,也照亮了她自己。

  这个平日里爱美的小丫头,也顾不及再打扮自己的容颜了。她也恍如在这一刻,长大了起来。

  十五、

  作家方方写过一句话:“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宇桐,便是如此,这个从小生活殷实,待人温顺,性子柔嫩的女孩,她终归要在这人间的炉火中淬炼自己,亦要在这时代的洪流中历练人生。

  比张宇桐小一岁的钱亚荣,则作为第二批护理人员前往发热门诊,98年出生的她,可以说是整个医院中年龄段最小的工作人员。

  钱亚荣与张宇桐是高中同学,俩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涉县医院成为见习生护士,也在同一时间成为第二批一线护理人员。

  与宇桐不同的是,钱亚荣生来就有种云淡风轻,面对特殊岗位,也许会有恐惧,只是不形于色,小小年岁,性子中就藏着一份从容不迫,实为难得。

  十六、

  钱亚荣,原是骨二科的一名护士,骤然而降的命令,让她始料未及。心如止水的平静,使她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走进发热门诊的岗位。

  钱亚荣所在的第二批护理人员共十一人,在申燕霞护士长的带队下,从第一批护理人员手中接过交接棒。

  发热门诊的特殊性,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安危,这个岗位前后衔接着预检分诊和隔离病区。

  所以,面对每一个发热患者,钱亚荣和她的护理小姐姐们都要认真细心的对待,决不允许有丝毫的麻痹和大意。

  工作帽、防护眼镜、鞋套等,每一个环节钱亚荣都小心翼翼的记在心里。

  十七、

  在发热门诊,病患最多时一天就要接待二、三十人,护理人员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面对发热病人,护理人员都要一一详细询问,仔细了解患者近两周的详细情况。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查血象,作胸透检查。有高度疑似的要立即报告院里疫情专家小组,送往隔离病房进行隔离整治。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只要体温≥37.3℃,就必须住院隔离,有的病人非常不想留观,护理人员就和主治医生苦口婆心的给她说明利害,有的护士讲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护理人员就这样,每天昼夜轮转,吃住在一起。钱亚荣虽然年龄最小,但日常工作却和其他人员无异,测体温、抽血、咽拭子、装卸医疗垃圾…

  每一个看似轻而易举的环节,在这个时期都要小心再小心。

十八、

  医院为增强一线同志的免疫力,每天都会给她们配送中药,这也是钱亚荣苦恼的一件事。

  看到护理姐姐们,都一饮而下,钱亚荣想到只有自身免疫力增强,病毒才不会入侵,这也许就是最好的防护,自己便捏着鼻子咕咚咕咚的喝下。

  在发热大厅为了保持良好通风,全天开窗不闭门。到了深夜,天寒凛冽,上夜班的钱亚荣即便穿的胶皮雨靴,双脚也会瑟瑟发抖。

  但是这个小姑娘,在轮班休息和父母视频时,她却绝口不提。

  父母既对她关心,又对她放心。关心的是她的平安,放心的是她的沉着。

  十九、

  发热门诊是抗疫前线的主战场,钱亚荣资历浅,经验少,能成为一线人员,让人看来很是诧异。

  这其中离不开总护士长宁国芳的用人胆识,护理部嘉敏说过这样一句话:能够被选入一线防疫工作的年轻护理人员,都是灵活、细微的同志。

  相对于钱亚荣和张宇桐,申田的性格与她们截然不同。

  申田,是一个纯真、活泛且阳光的女孩子。

  她不啻比宇桐和钱亚荣两位小妹妹多吃几两盐,在面对如此惊怖的社会氛围里,你看到她的,不是淡然,亦不是惧怕,而是一缕明澈的光束。

  二十、

  2月7日,王利珍带队的第一批护理人员撤出隔离病房后,申田作为第二批护理人员,随护士长白志芳进入感染疾病科。

  就在去隔离病房的前一夜,申田也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内心有几分担忧,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她,顾忌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实践经验缺乏,会给这批队伍拖后腿添乱。

  进入隔离病房后,申田还是有些许的担心,穿脱防护服还不熟悉,生怕哪个环节做不到位,又怕因为戴了护目镜、防护面屏、橡胶手套,给患者扎不上针,抽不了血怎么办?

  好在,一切都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艰巨。申田适应新环境能力很强。加上在白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小姐姐们的帮助下,工作循序渐进。所有的操作她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敢有一丝松懈,认真的对待每位患者。

二十一、

  这是一支队伍,也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性格爽朗的申田,任何困难都难使她愁眉不展。肇始间略有心愁的她,也渐渐地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每天先穿工作服,再穿防护服,然后是隔离衣、双层手套、护目镜、面屏、头套、脚套,每一步骤申田都异常小心。

  在病房中,除了打针输液,就是帮病人打热水,给病人送饭,包括病房内所有物品都要消毒擦拭,勤奋的小申田总是在逼仄的房屋中忙来忙去。

  2月9日,申田护理一位武汉归来的发烧患者,当时他的症状让人们高度怀疑,刹那间大家杯弓蛇影。一旦确诊,就意味着接触过他的医务工作者全部要集体隔离。

  申田初见这位患者,看到他一脸茫然,厚厚的N95口罩裹着大半张脸,一双眼睛眨巴眨巴好奇的看着"全副武装"的申田,眼神里暗藏着紧张又沮丧的心情。

  二十二、

  乐观的申田,看到患者内心很是压抑,就主动宽慰他,和他聊天唠家常,有时也跟他开玩笑,逗着他乐哈哈的笑,有申田在的屋子,总是充满了笑声。

  很快,核酸检验结果出来,确定他是阴性,申田和她的小姐姐们也松一口气,患者出院那天,大家都开心的不得了。

  在隔离病房的清洁区,曾有一位护理人员过生日,那天申田正在轮班休息,听到有人过生日,便跑去唱生日歌。

  在欢快的气氛中,小申田窃喜的说:自己吃的奶油蛋糕最多。

  护理部的亚娜护士长曾这样说过申田:“这是位妙龄女孩,她的阳光会温暖周遭的人,她爽朗的笑也会温存到患者的心丛”。

  二十三、

  阳光是一种乐观,乐观是克服压力最佳的良药,乐观也是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个人的乐观,真的可以打败任何困苦。在惊悸的氛围中,小申田的笑,像一柄利剑似把苍穹划破,把阴霾推开,将阳光带来。

  也许,乐观的人,任何荆棘,对她而言都是一种希奇,一种挑战。

  申田与宇桐、钱亚荣年岁相差无几,性子却迥然不同。她是个乐天派的女孩子,性格大方,性情开朗,伶俐宽厚,待人礼貌,热爱运动。

  而钱亚荣爱玩轮滑,却是位温文尔雅、内心平和的佛系女孩,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空灵轻逸、禅意娴雅。什么事情,貌似在她的眼中都不动声色、安之若素。

  宇桐,则性格内向,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是她已不是年少时那个爱看《猫和老鼠》的娇美小女孩。当宇桐提及预检分诊,会很轻松熟稔的把隔离衣的穿脱、口罩、面罩、护目镜的正确使用和体温枪的标准使用方法娓娓道来。

  二十四、

  疫情肆虐的蔓延,惊心动魄的数字,整个社会氛围,异常惊骇,让人惴惴不安。世人都在谈之色变,而这群刚走出校门的女孩新硎初试,成为了抗疫中最可爱的人。

  她们都是社会中不起眼的小角色,是万千护士中普通一员。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当她们走向各自的前线,时光,也在悄然中拉开了她们一代人青春的大幕。

  人生,有这样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时还无法读懂,当我们读懂它时,它却悄然远去。这首诗,就是青春。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惟愿岁月在匆匆无情中,对她们写尽温柔;惟愿时光在飘飘风雨里,让她们依旧坚守。

  相信,这些女孩,终不会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她们会在长河中淬琢自己,砥砺前行。

  二十五、

  在这千年古县,有这么一句老话:“要瞧涉县俏姑娘,西戌马布胡峪庄。”

  申田是马布人,与宇桐的老家宋家庄相隔十多里。在宋家庄之旁不远处,有一古村,俗称西水。相传此地在战国时为赵国西部屯兵戍边之地,遂得名西戍,后人把“戍”改为“戌”。这里便是王丽楠的老家。

  1982年,王丽楠出生于西戌;

  1998年考入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毕业后,王丽楠到涉县医院妇产科工作;

  2003年调往神经内科;

  2006年底,王丽楠正式考入涉县医院,是涉县有史以来首次公开招聘的医护人员,也是考试入院中唯一一批在编人员;

  2007年6月,她成为组建重症医学科的第一批护理人员,也是时至而今唯一仍在重症工作的开科元老;

  2008年前往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2014年2月,王丽楠任重症副护士长;同年7月主持工作,任护士长。

二十六、

  重症医学科,即人们常说的ICU,主要收治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复杂大手术后、需要持续使用呼吸机或CRRT治疗、其他有生命危险随时需要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在重症中的病人,多为气若游丝、朝不虑夕。有的半清醒,有的重度昏迷。重症中绝大多病人的身上通着呼吸机、胃管、氧气等,以此来维持生命地延续。

  濒临死亡的气息,每日都会在重症室外格外沉重。可以说这里是人间离阴间最近的地方,有人说:每天阎罗王都会派小鬼来这里抓人。

  ICU里的病人从最初的呻吟,到后来沉寂中的无言。没有走进过的普通人,是很难想象那里面生与死的凝重。

  也唯有在这里,才能真正顿悟生命的意义及人生的轻重。

  二十七、

  在重症医学科,王丽楠带领的护理人员有40多名,这也是医院所有临床中护士最多的科室。

  能够进入重症的护士,多为素质高、学历高、专业技能一流的护理人员,因为她们要护理的是全县境内最危重患者。重症医学科汇集全院最先进危重患者的监测及医救水平,这里的医护人员掌握着危重病人最先进的科学诊疗技术。

  在科室中,每一项新技术,王丽楠必须要自己先熟悉掌握,唯有如此,她才可以更好的传授给其他护理人员。用王丽楠自己的话说:“在重症医学科,是我个人学习成长最快的地方。”

  从2007年组建重症开始,近十三个年头,不论是六月三伏,还是数九寒天,王丽楠的手机从没有调过静音,哪怕是休息过节,她都是不舍昼夜24小时随时待命。

  特殊的工作性质,也使她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张亚娜护士长曾说:“丽楠精明干练,工作上一丝不苟,是一个事业型的女强人,在家庭上自然会在时间上亏欠,所以她的孩子都会对她生疏,和她有点疏远,好在她的爱人对她的工作很是理解”。

  二十八、

  新冠疫情陡然袭来,世人目下,草木皆兵。王丽楠与宁国芳、王利珍都在涉县医院的医疗救治专家组中。

  此时王丽楠的工作较为急迫,既要护理好重症患者,亦要让所有护理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以避免疫情感染。

  而长她十一岁的宁国芳,在统筹整个医院护理队伍的同时,还要确保600多名住院病人的防控安全。

  随着疫情防控的严重,宁国芳手头的工作,也愈来愈繁冗。分批调度的护理人员已逐渐成形,人员培训,临时调配,抚慰心灵,病房防控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同一时间,隔离病房的满员,不得不腾出其他病层,进行发热隔离,统一管理。

  二十九、

  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宁国芳,在柔和的性情中有着一份坚毅。一波又一波人员的调配,也使即将艾服之年的宁国芳略加有些倦容。

  疫情形势危殆,举国上下,瞩目关注。

  1月24日,上海、广东、解放军相继派出首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

  1月26日,河北省派出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1月28日,全国除西藏外,全部派出医疗队驰援湖北。

  时光稍缓,岁月葳蕤。

  2月15日凌晨2点半许,宁国芳的手机铃声响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疫正在吹响历史的号角…

  三十、

  电话是市卫生局打来,通知宁国芳迅速选派6名赴鄂医疗人员,要求次日便前往武汉驰援。

  挂掉电话的宁国芳,内心有几丝忧郁。这一晚,她一夜未睡好,几位熟谙的护理人员姓名,在她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

  2月15日清晨,涉县医院四楼西北角的护理部灯火通明。

  宁国芳一早来到单位,深思熟虑挑选出来的名单让她感到有一种上战场炸碉堡的感觉。

  赴鄂驰援,那里可是疫情的重灾区,所有人都唯恐避而不及。去武汉,一定要是业务技术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可以。

  早7时,医院召开紧急会议,宁国芳草拟的人员名单被否,并在她原定人员的基础上重新筛选赴鄂人员。

  这一天的王丽楠,在科室正常上班,刚刚参加完早交班的她,接到护理部打来的电话,让她前去跑一趟。

三十一、

  在医院领导的慎重挑选下,选出了6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并由王丽楠担任涉县赴鄂医疗队队长,其余5名同志分别是:老年病科副护士长张文利;重症医学科护师张勇(男);肿瘤外科护师王洁;急诊科护师李文芳;手术室护师程伟晓。

  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此时的王丽楠并不知道自己已被选派支援武汉,走在前往护理部的路上,碰巧遇到涉县医院副院长吕学丽,吕院长告知她,院里已决定由她带队前往湖北。

  一头雾水的王丽楠,纠纠结结的走进了护理部办公室。事发突然,情况紧急,还在工作状态的王丽楠丝毫没有心理准备。接到这个使命,就需要她去勇挑重担。

  走出护理部办公室,县里的电视台记者已经等候在门外采访王丽楠,此时的她大脑一片空白。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结。王丽楠匆忙给爱人发了条信息,让他驱车来接她回去收拾行李。

  人员已定,宁国芳的心中,既有一份担心,亦有一份荣誉感,担心着是这些护理人员的平安,荣誉感是上级对县医院的肯定与信任。

  三十二、

  为了使王丽楠等赴鄂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医院领导迅疾安排,给她们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和药品。

  考虑到6名同志没有统一的着装,宁国芳便让护理部的申方方和刘嘉敏前去购置。

  此时的山城,万巷闭户,街头空无几人,二人疾驰了大半个县城,最终在步行街,找到一家运动衣的店面,给店主打电话开门,才买回来6件冲锋衣。

  6名援鄂人员定时在中午11点准时出发。在匆促中,收拾行囊的王丽楠,害怕父母担心未敢手机通话,想起3岁的小儿子和备战中考的女儿,此刻王丽楠的内心五味杂陈。

  上午9时,县医院领导和同事在门诊大厅为6名逆行勇士举行简短的出征仪式,县领导出席并为她们践行。

  同事们一句句叮咛嘱咐,一声声珍摄保重,她们的拥抱和泪水,都使王丽楠的心中百端交集。

  三十三、

  武汉危急!

  湖北危急!!

  华夏危急!!!

  整个赤地神州都在阴霾的笼罩下,赴鄂前行刻不容缓。王丽楠的逆行,也容不下片刻迟疑。

  此时,讲不出再见;此刻,诉不尽离愁。这是猝不及防却必须承受的生命之重。

  2月15日11时,王丽楠与5名逆行勇士,带着同事们万般不舍、殷切期望,登上了前往正定机场的专车。县医院党委委员李树鱼与宁国芳一同前往正定送别。

  此刻的宁国芳,看着自己的护理人员前往武汉,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冲锋般感慨万端。

  武汉,这个疫情的病源地,一想起她们的目的地是武汉,宁国芳的护犊之心就油然而生,只不过即近大衍之年的她,比任何人都明白,什么是大局!什么是国难!

  三十四、

  到达正定已是下午15:20,王丽楠等人与河北援鄂医疗队集合后,于傍晚17:00准时坐上飞往武汉的专机。

  晚19:10分,王丽楠随河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天色朦胧胧的下起了小雪,机场内一行“八方驰援战疫情,众志成城共克艰”的大字让人看着格外醒目。

  王丽楠乘着大巴赶向住所,透过车窗,望着武汉的街边一片死寂,昏黄的夜灯,在影影绰绰的暗影里,让人不禁悚然。

  跨越山川河流,千里驰援而来。王丽楠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这座城市,谁也难以预料明天会是怎样的风云变幻!

  晚上20点,宁国芳从正定赶回了涉县。一路上靠在车窗座位上的她沉思良久,王丽楠等人的出征,让她满心期许,又满心忧愁,此刻的她心中只有两个字“平安”!

  三十五、

  青山一道,共担风雨。

  王丽楠等6名勇士逆行赴鄂驰援的新闻,被山城的官方广播电台及自媒体潮涌般报道。一时间,她们6人牵动着四十三万老区人的心。

  2月16日,王丽楠到武汉的第二天,她战战兢兢地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嗫嗫嚅嚅地给父母通了话,家人与她简短的言语,都是真真切切的叮嘱。

  在父母的眼中,这个从小敢打敢拼的二闺女,早已过了年少轻狂的岁轮,她的性子中藏着一份深沉,含寓着一份担当。

  这位在重症锤炼了十三年的资深护士长,在她的生命观中,可能洞悟的人间生死比常人更加厚重。

  也就在这一天,开创重症医学科首批护士长、王丽楠亦师亦友的好姐姐李彦伟,望着6名护理人员远去的身影,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随想写了一篇《送战友》的辞。

  全篇改自北朝民歌《木兰辞》,文中含蓄多语,转换自然,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读后唇齿余香。

  三十六、

  16日下午,考虑到进方舱医院要穿防护服,长发易引起交叉感染,王丽楠与其他4名涉县女护理人员,一同剪去乌黑的秀发,旧时的长发飘飘,转瞬间散落一地。

  队员中头发最长、年龄最小的王洁,含着泪丝看着镜子里剃成寸头的自己,感慨万千,心中有种莫名的伤感,让她难以言喻。

  2月18日上午8:10分,王丽楠随河北医疗队参加上岗培训,感控专家李六亿教授为她们讲解新冠肺炎防控指南。

  专业的解读和分析,让王丽楠的心中消减了之前的疑虑与惶恐,也让她对病毒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疫情形势波谲云诡,但它是可防可控、可治可愈的病毒。

  早在涉县时,王丽楠的双上肢因输液患了严重的静脉炎,到武汉的日子,她备受折磨,左手背肿的像面包,右手都不能端碗,与她同去的张文利细心的帮她贴满了水胶体。

  三十七、

  2月20日7:20分,在河北援鄂医疗队的带领下,王丽楠等前往武汉体校汉阳区方舱医院,熟悉通道、流程。

  这里将是她们在武汉的真正战场。

  这座方舱医院,原是体校的体育馆,一共分为3个区,1009张床,河北队接管C区210张床位。

  2月24日,王丽楠等住地搬到离汉阳体校方舱医院较近的酒店。这一天她们接到通知,方舱医院已经收治101个病人,B区已经收满,河北队接管的C区马上就要接收病人。

  这也就意味着王丽楠这些远道而来的新生力量,将步入真正的战场。

  三十八、

  2月26日凌晨2:30,王丽楠随河北援鄂医疗队出发。这一夜,武汉的雨从淅淅沥沥,变成了倾盆滂沱。她们也恍如在枪林弹雨中奔赴了自己的战场。

  有些战斗,听不到炮火,却可以听到冲锋。

  按照规定,每个队都要选咽拭子采集人员,王丽楠作为领队,义不容辞的挑起了这个重担。

  咽拭子是护理人员用消毒长棉签从咽部和上呼吸道提取分泌物病毒样本。这里的咽拭子不同于寻常,方舱医院内的所有患者,都是百分百确诊新冠的。

  患者随口的一个张嘴,就会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个岗位是离新冠病毒最贴近、最危险、感染系数最高的工作。

  在整个河北援鄂队伍中共有100余医护人员,但只有4人在咽拭子的岗位上,这其中就有王丽楠。

  三十九、

  进入方舱医院后,王丽楠与河北队员开始执甲冲锋,她要像小人书里杨排风那样上阵杀敌。

  两层隔离衣、一层防护服、三层手套、三层鞋套、N95口罩、外科口罩、护目镜、面屏、头罩,这样繁琐复杂的装备,就要穿戴半个小时。

  王丽楠咽拭子的工作,仅需要核对的内容就有十项之多,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采样编号等等,她都要一一核实,不敢有丝毫纰漏。

  每一位病人咽拭子采样时,王丽楠都要跟他们指导采样时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几十个病人,她都耐心解释。

  半个小时不到,王丽楠便头晕目眩、呼吸费力,浑身冒汗,但她始终坚持最标准动作:瞄准位置、把准深度、确保速度,靠着自己熟稔的经验,灵巧的技术,她每次出手,都一击而中,队伍的护理人员和病人都为她的精湛业务点赞。

  王丽楠勤恳的工作,出色的表现,使她被委以第六批河北援鄂队信息员,负责各种资料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协助省队进行物资的统计、发放。

  四十、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武汉牵动着国人的心,王丽楠等6名勇士更让老区人牵肠挂肚。

  每日的山城,都会有大量人群在阅读、转发赴鄂逆行同志的抗疫日记。

  她们已然是红色太行山走出的英雄。

  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英雄,在大灾大难面前能迎难而上、逆流勇进,这就是时代最美的人!

  四十一、

  3月8日,王丽楠所在的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3月10日下午,武汉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出院,至此,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河北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

  3月18日清晨6:40,王丽楠随河北援鄂医疗队到达机场,于上午8:20分登机,10:50分抵达河北石家庄,河北省省委书记亲自欢迎英雄回家,机场为她们“接风洗尘”过水门。

  下午16时,王丽楠随邯郸援鄂医疗队返回到邯郸市峰峰响堂山风景区山居酒店,市委书记在此等候并以最高规格迎接她们归来。

  警车开道,车声鸣笛,鲜花掌声,勇士条幅,一路上的人群围观,一路上的祝福呼喊,英雄的称号冠在王丽楠的头上。她,当之无愧!

  四十二、

  4月1日下午,在邯郸峰峰响堂山隔离15天,通过三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后,王丽楠、张文利、张勇、程伟晓、王洁、李文芳6名逆行勇士凯旋。

  涉县医院院长张伟与宁国芳一同前往邯郸峰峰迎接,此刻宁国芳的内心很是轻松,为她们的逆行感到骄傲,也为护理人员得到社会的认可感到自豪。

  这是她们的荣耀,也是她们人生的光环。

  天色朦胧,下起了毛毛细雨。接送英雄回家的大巴车上缓缓驰来,车身上一幅“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横幅引人注目,这八个字诠释着峥嵘年代在涉县抗战的一二九师革命精神。

  王丽楠等6人逆行赴鄂,她们的果敢、英勇、无畏,将会成为时代烙印,这是革命精神的红色传承,也是历史的寄托。

  四十三、

  下午15时,王丽楠等6人在出征33天后,回到了故土,回到了家乡。

  王丽楠第一个走下车来,狭长的道路,早已挤满了迎接英雄回家的拥趸者,王丽楠急促着走在人群夹道中,在她的脚步里,我仿若看到了她的桑梓之情与莼鲈之思。

  医院为她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县委书记亲自致词,王丽楠等6人不辱使命、赴鄂逆行,将在医护历史上留下浓重色彩的一笔。

  就在王丽楠回到涉县7天后,公元2020年4月8日,自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封城,在历经76天1814个小时后,全面解除!

  一场十四亿人全民参与抗疫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四十四、

  众人操弓,共射一箭。

  正是这九州白衣的身先士卒,才能使武汉这座城复活。顿然间,全社会也对医护工作者肃然起敬,特别是护理人员,她们身处疫情最前沿,她们的付出,她们的身影,都将沉载着时代的印记。

  涉县全境的零感染,离不开涉县医院的严防把控,这其中护理人员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也正是她们守护着43万老区人的平安。

  整个抗疫的工作,可以说离不开每一位护理人,这既有老一辈人的坚守,也有新一代人的担当。

  从宁国芳一代的段龙芝、白志芳、付永平、靳海鱼等资深前辈的以身作则,到王丽楠、申燕霞、冯利斌、梁瑞芳、王美丽、范珍珍等人的奋勇当先,再到90后成长起来的张耀珍、史文玉、申夏飞、王义玮、张敏、张苗、张李涛等,她们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提灯者,为疫情下的山城,照亮了前行的路。

  四十五、

  新冠尚未停息,国际风云突变的疫情,仍在愈演愈烈。内防感染,外防输入,仍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就在王丽楠回到家中第13天,她便返回重症医学科,开始忙碌。而申田、宇桐也早已在科室里继续平常的工作。

  王利珍则在第六批护理人员从隔离病房撤出后,由她重新带领7名护理人员,于4月15日再次进驻感染疾病科。此后,她们将以常态化在隔离病楼中工作。

  在王利珍队伍中,有个年龄最小的女孩,她就是钱亚荣。

  而此时的宁国芳,已不再千钧压顶,她的内心感恩这个团队,感谢这些同志,感知岁月轮转,感怀人间温暖,更为她们的故事而感动。

  春回大地,阳光普照。

  这些白衣使者,她们以生命为盾牌,践行着医者的使命和担当。这就是英雄的老区,是她们,让我们看到了太行风骨,看到了新时代的南丁格尔。

  人生漫漫,今后的时光,对于她们来说,或许还很长。希冀她们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在未来的饱经风霜中能本色依旧...

  每一个坚守在自己岗位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谨以此篇致敬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

  写在5.12护士节前夕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日

  夜 23:11分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