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十三五邯郸答卷】邯郸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0-10-21 15:33:21

  迈向产业繁荣、保障有力的经济强市

  邯郸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邯郸转型升级的突破期。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首这五年,全市上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五年来,邯郸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向产业繁荣、保障有力的经济强市迈进。

  邯郸在氢能产业发展上率先布局。图为建设中的中国气谷·邯郸氢能装备产业园。苗原 摄

  持之以恒抓项目,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邯郸市始终坚持项目建设一条主赛道不动摇,坚持以优质项目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不动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高精尖项目在邯郸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7年底,总投资1000亿元的格力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项目在武安开工,将武安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基础件铸造基地。今年2月,一期项目投产,年产汽车零部件、家电件、高档炊具组件等产品6万吨。

  2018年5月,总投资32亿元的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特种气体项目一期在肥乡区投产,同时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高纯三氟化氮等四种产品产能今年底将位居世界第一。

  邯郸在氢能产业发展上率先布局,2019年5月,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气谷·邯郸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开工。其中,中船重工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新兴能源储氢装备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成为产业园首批开工建设项目。

  “十三五”时期,邯郸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连续数年争列省重点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仅2019年,与中车、浪潮、铜锣湾等企业签约合作项目370个,开工项目292个,观摩项目160个,56个省重点项目、300个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成安雄富光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峰峰矿区中擎创电子智能设备、曲周四季沐歌清洁采暖设备等项目投产。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生产总值坐稳“3000亿元俱乐部”。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337.1亿元,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379.5亿元,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3454.6亿元,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3486.0亿元,年均增长7.6%。五年来,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2.1亿元,增长7.7%;新增贷款475.1亿元,增长73.1%,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坚定不移去产能,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邯郸市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致力加快转型、提档升级,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

  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邯郸曾经以钢铁、煤化工等传统行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呈现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十三五”期间,邯郸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一组数据,显示了邯郸市坚定不移去产能的决心。2017年,压减炼铁产能484万吨、炼钢产能354万吨、煤炭产能187万吨、焦炭产能350万吨;2018年,压减退出炼铁产能151万吨、炼钢产能34.6万吨、煤炭产能115万吨、焦炭产能180万吨;2019年,压减退出炼铁产能117万吨、炼钢产能120万吨、煤炭产能105万吨、焦炭产能70万吨。

  随着一批批优质项目投产达效,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已由“十二五”时期的钢铁、煤炭、电力、建材“老四样”,变成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工业、新材料、现代物流、旅游文化“新六强”,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由黑转绿。

  近几年来,一些邯郸市历史上没有过的产业落地,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大型农机、智能终端等“邯郸制造”相继下线;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业年均增长2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其中,旅游产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值得称道。2017年以来,邯郸市成功举办了5届旅发大会,全市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由2017年的5859.8万人次、638.5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036.56万人次、977.16亿元。

  2018年底,邯郸三产服务业占比达45.8%,历史上首次超越二产占比,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

  2019年,邯郸市确定了“532”主导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现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电子信息和网络、安防应急两大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优势突出、聚集发展、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邯郸市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比重由2016年的12.4:47.6:40,调整为9.8:44.6:45.6,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正在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2019年,全市24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8.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

  此外,创新动能进一步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5%。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3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院士工作站4家,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7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增长48%,增速居全省第一。

  攻坚克难解难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十三五”期间,邯郸市不断攻坚克难,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的活力明显释放;通过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五年来,邯郸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体制机制。

  在市行政审批局大厅,上下17排、2655枚废止公章整齐排列在玻璃墙内,见证着邯郸市简政放权的一系列变革。

  2017年3月9日,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成立,将发改委、民政局等27个部门承担的317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16项收费事项统一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办理,全面推行“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纸清单管流程、一张网络管效率”等审批新模式。

  “通过‘放管服’改革,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全面推行五证合一等,使行政审批由原来的‘坐慢车’变成了‘乘高铁’。”冀中能源邯矿集团法务负责人朱波,从事法务工作十多年,对邯郸市行政审批工作的变化深有体会。

  2019年,“放管服”改革迎来新提速。市、县两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由8天压缩至5天。新设市场主体14.1万户,总量达82.6万户、增长13.6%。

  “十三五”期间,国企改革实现新突破。七大系统72家国有企业破产、改制、重组等程序全部完成,职工安置工作稳步推进,改革企业多年累积的社保、医保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年来,邯郸市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协同京津、联动中原、对接沿海、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合作,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

  协同京津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形成一批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一大批央企京企入住邯郸。冀南新区、经开区、冀津循环经济示范区分别列入省市重点承接平台,各县(市、区)纷纷打造重点发展平台。

  冀南新区中电邯郸科技园,入驻北京、天津制造业转移企业13家。其中,中材科技风电叶片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从开工建设到产品下线用时200天,创造央企入驻的“邯郸速度”。

  邱县千亩百亿食品产业园,成为京津食品工业扩能首选地、转移承接地,二十余家知名食品企业落户,其中马大姐、集味轩、哆呋三个项目单体投资都超过10亿元。

  对外贸易实现新提升。邯郸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填补了邯郸陆路出境渠道的空白,推动邯郸市跻身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快车道。搭建起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子芮供应链管理公司两个市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将外贸关口前移,在义乌设立邯郸产品展示中心,外资外贸实现逆势上扬。

  2019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出口121.4亿元,增长23.1%。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今年1—7月,邯郸市实现出口总值94.8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年度目标75.8%,增速和完成率都居全省第一。

  如今,邯郸进出口涉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欧盟、东盟、美国等9大主要出口市场。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钢铁产品下降到20%以下,机电产品占比50%,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近20%。民营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六成有余,为邯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邯报融媒体记者 成军刚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