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茌平:文化扶贫绽芳华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16 17:01:53

 

  根植沃土,绽放艺术芳华。由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创排的扶贫大戏——《承诺》,入选“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剧目,该剧将于9月25日晚7点30分在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快手平台播出。

  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无愧于时代!聊城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讲好聊城故事、传播聊城声音的同时,创作出一批思想艺术俱佳、富有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以扶贫脱贫为题材的《承诺》,即是其中代表。

  源于生活由“输血”到“造血”

  2018年,一座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科技含量高的兔文化博览馆,在肖家庄镇小高村拔地而起。其背后,是一个省定贫困村的脱贫故事。《承诺》,便是茌平区财政局扶贫事迹的真实再现。

  小高村,一个地薄低产、半数人贫困的小村庄。多年来,众村民穷得“安然”。第一书记于利民来了后,不少村民把脱贫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但是希望转眼落空,于利民并未带来钱财,他的扶贫措施也是土地流转,然后引进项目。对此应和者很少,反对者众多。

  于利民决心靠发展产业来扶贫,他和同事一道,对村民扶志启智,将“输血”转化为“造血”,引进现代化兔场、猪羊场、橡皮泥加工、光伏发电等项目,并在特色种植养殖、合作社入股、活用扶贫资金上做足了文章,乡亲们的致富之路逐渐拓宽。

  残疾青年大鹏和恋人丫丫,多年难有作为的村主任郭全宝和妇女主任周翠英,无依无靠的刘爷爷和王奶奶……于利民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乡亲。

  犹记得,2018年7月23日至24日,同样由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排演的扶贫小戏《一个也不落下》,连续两天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国评剧院上演。两场演出,场场爆满。从《一个也不落下》到《承诺》,规模不一、内容不同,而相同的,是对“精准扶贫”的艺术化呈现。

  高于生活

  从群众热捧到二次晋京

  “晋京大戏,确实不一般”“还想看一遍”……9月4日,茌平大剧院,《承诺》排演现场,一片赞叹声!循声望去,300多人的剧院座无虚席,过道上也坐满了人。

  “主要是戏好看!”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周克泉分析道,《承诺》取材于茌平区财政局帮包肖家庄镇小高村的真实故事,以第一书记于利民的“承诺”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带动全村群众奔小康的故事。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时代气息,赢得当地群众的热捧。

  近几年,乡村基层涌现出许多像于利民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的每一处阵地,就像剧中于利民所唱的,“我来时啊,许过一个愿,再不让穷乡亲受罪泪涟涟。我走时啊,愿望已实现,你的笑声啊是最好的偿还”。

  目前,《承诺》已在茌平大剧院排演40多场,场场爆满,叫好连连。此次入选“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的戏曲共33部,山东省仅此一部。这是继2018年的《一个也不落下》之后,茌平山东梆子剧团的作品再次登上国家级舞台,茌平的山东梆子真正“敲”响了全国。9月25日晚7点30分,快手平台上的“快看生活”“梅兰芳大剧院”快手号,各参演院团官方快手号,一通文化、戏缘App及其系列新媒体号也会同步播出。

  反复打磨

  从感动自己到感动别人

  真正受欢迎的作品,都是能走入观众心里、充满温度的作品!对此,于利民的扮演者、演员周广镇有着清醒的认识。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编剧韩枫和创作团队成员多次到小高村采风调研,收集创作素材。他们3次深入小高村体验生活,和贫困户同吃、同住、劳动,融入群众生活,以更好地塑造人物。

  “自己心里纯净,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得坦荡。”随着对角色的揣摩越来越深,周广镇的感悟也越来越多,正是有那么多一心为民的党员干部,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已去世的父亲——作为村主任,他那么大年纪了,村里的路自己修,街自己扫……小时候,他不理解父亲,饰演这个角色后,才体会到父亲的用心。提起这些,他不禁有些哽咽。

  “无情,不是戏!”导演吴肖华说,“于利民来到这个村,是服务百姓的,因此,他的全部道白、唱腔、动作,必须摒弃官味、官腔、官气。”

  “我灰溜溜地滚蛋,毁的只是一张脸。可在依然贫穷的乡亲心里,毁掉的是对政府、对政策的信任,我担不起这个罪名呀。”剧中于利民的一段感慨,是广大驻村第一书记的一份承诺。正是这份艺术化的承诺,感染着广大观众。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