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坚如磐石的初心与使命——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出发地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1-06-15 15:51:2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73周年。为了探寻这支共产党干部队伍的光辉历史,感悟他们的初心与使命,日前,记者来到了它的诞生地、整训地和出发地——武安市进行采访。

1949年2月9日,武安欢送第一批过江干部   张建国摄

  古塔、古庙、古槐见证红色初心

  “我的父亲叫张培荣,武安市西寺庄乡小保村人,是长江支队第一大队的队员。听我父亲说,当年他们一共有4000多名干部在武安集中培训、出发南下的。当年的古塔,就是这座宋代舍利塔;古庙,就是古文庙,现武安总工会办公地;古槐,就是总工会院里的那几棵千年古槐树,是他们长江支队南下的见证物,也是他们听党指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红色初心的见证物。”巍峨屹立的舍利塔下,绿荫环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出发地”纪念碑前,长江支队二代、武安市发改局退休干部张建强为我们讲述着长江支队的故事。

  2009年4月25日,邯郸市、长治市和晋城市长江支队研究会成员在武安舍利塔合影  张建国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1949年4月南下福建的一支共产党干部队伍,是解放战争时期从太行和太岳革命老区抽调干部支援新解放区人数最多的一次。这批干部队伍4000余人,于1949年2月和3月分两批先后到太行区的武安县城集中,在这里进行整训学习。当时抽调这批干部,有三大特点:一是任务重。要组建一个省、六个地(专)、30个县(市)、199个区的党政军群全套架子。二是时间紧。1月份提出名单、与本人见面,2月集中,3月份学习整训,4月出征。三是素质高。抽调的干部,要求党性强,政治觉悟高,组织观念强,有斗争经验,有领导水平,身体健康等。他们在武安的古文庙大殿里,在千年古槐下学习了新区政策、财经政策、城市接管、公安保卫等文件,并实行军事训练。两个多月的武安集训,是对队员们新时期新任务、党的方针政策和纪律方面的系统教育。

  4月24日集训结束,开始了南下长途行军的准备。太行区党委、太行行署给每个同志赠发了《远征干部纪念册》,两套佩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的粗布军装,五星军帽,还有蚊帐、雨布等。4月25日,长江支队在盛大的欢送仪式中,迎着毛毛细雨,告别了他们终身难忘的古塔、古庙、古槐树,出发南下践行红色初心。

长江支队出发地纪念碑  张建国摄

  热血与汗水见证神圣使命

  长江支队从武安出发后,历时140多天,行程2500多公里,于1949年8月进入福建。之后的数十年中,他们用热血与汗水践行了接管福建,建设福建,造福人民的神圣使命。

  “我是武安县北安庄村人,我叫齐世和,是长江支队一大队二中队的,1991年从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岗位上离休的。我们刚到福建南安县没多久,就牺牲了两位武安老乡,都是一大队二中队的,一个是南安二区区委书记胡绪和,一个是副书记靳三庆,是被土匪杀害的。”这是齐世和老人2014年在泉州接受武安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采访时的一段录音。

  齐老的回忆,我们在武安党史研究室收藏的《长江支队英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人物志》中得到了印证。据《长江支队英烈》记载:书中收录的66位烈士中,像胡绪和、靳三庆一样在剿匪斗争中牺牲的烈士有41位,占全部烈士的62%!

  如果说在剿匪建政、接管福建的神圣使命中,长江支队的英烈是献出了满腔热血,那么,在建设福建和造福人民的神圣使命中,长江支队的干部又献出了辛勤的汗水。

图为长江支队培训地(现武安市总工会所在地)张建国摄

  据相关党史资料记载:建瓯会师时,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尚未解放,全省还有国民党军队15万人,土匪5万多人,特务1万多人,大刀会等反动会道门组织10多万人。当时的福建由于反动政权的掠夺和灾荒,百业凋零,百姓生活贫穷,全省兵匪横行,社会治安混乱。长江支队队员们到达福建后,顾不得面临的人地两生、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不仅主动接管和组建了建阳、南平、福安、闽候、晋江、龙溪6个地区的各级党政军领导班子,还参与了省直机关和福州、厦门、永安、龙岩等地市政权的接管建政。70多年来,长江支队干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亲密合作,与福建人民同甘共苦,在接管建政支前、土改反霸、巩固海防、创办工业、发展农业、摘活经济,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以及改革开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长江支队涌现出了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四有”干部楷模的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红色农业专家”赵顶良、水电专家梁东初、创立全国林权改革和文明建设经验的三明地委书记邓超、被毛主席誉为红色外交官的时新仁、大念山海经在全国率先开发山地海洋资源的省人大副主任温秀山等。他们本着“听党召唤,一心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长江支队精神,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福建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

  壮美画卷见证红色基因的传承

  “我们武安是革命老区,不仅是长江支队的出发地,还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出发地。解放战争期间武安先后派出五批、240多名干部跟随刘邓大军支援新解放区建设,其中长江支队是派出最多的一次,有79人。如果加上外地武安籍的长江支队干部,共有110多人。这些革命前辈为福建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老区人民的骄傲。70多年来,武安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江支队精神,把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新武安作为历届党委和政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武安市委书记刘浩峰说。

  70多年来,武安人民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精图治、砥砺奋进,在当年长江支队出发地擘画出了一幅惊天动地的壮美画卷:武安综合实力跃踞全国百强县第80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62位。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县域、河北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普阳钢铁、新金钢铁、太行钢铁等一大批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支撑起了武安的经济大厦。伯延、冶陶等12个中国传统村落,什里店、大贺庄等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白沙、磁山二街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扮靓了武安大地。85万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邯报融媒体记者 李文科  摄影 张建国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