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国际 > 正文

疫情下的美国

来源:中新网编辑:管玲玲发布时间:2020-05-17 18:19:59

  过去几周,纽约北京同乡会会长张宝利每天7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收集纽约周边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送到十多个微信群里。

  张宝利一直在协助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做帮扶留学生的工作,“我微信里500人的群有十几个,加了大概6000多人。”发完信息,张宝利一般会整理社团在疫情期间所做工作的资料,同时通过电话和微信回复各类求助或咨询。

  纽约3月1日确诊首个新冠肺炎病例后,疫情迅速蔓延,很快成为全美疫情“震中”。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晚间,纽约州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34.8万人,占全美总数近四分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接近5月中旬,纽约气温逐渐上升。近期纽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缓解,公路上的汽车明显多了起来。5月12日,纽约市曼哈顿唐人街,一名佩戴口罩的男子从超市外成堆的大米旁经过。 中新社记者 马德林 摄

  下午相对轻松,张宝利会忙些自己的工作,他在纽约经营一家老年人日托中心。受疫情影响,日托中心不能营业,但他和工作人员每周都会给在中心登记的300多位老人送食品。“我们先跟市政府核对好每位老人配发的食品数量,然后6个人排班为老人送到家里。”每位老人每次的食品量为两三天或一周不等,张宝利安排了四部车,每天可以跑50到70家。

  “除了送吃的,我们也在网上开些课程,用视频教老人们用电脑、iPad这些设备。”张宝利说,很多老人在家中呆着无聊,经常给他打电话谈天,“我在视频上课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

  纽约台山侨胞妇女联合会会长王一冰近期在为社区内的老人准备药品。此前,联合会已经为布鲁克林的华人社区发放了500包中药和500盒中成药。她说,纽约的轻症患者都是居家隔离,没有医疗或心理服务跟进,容易产生恐慌情绪,心理问题反而比疾病更严重。“我们送出的药不一定百分百有效,但保证轻症病人能够有一到两个疗程的药物,对他们的症状和情绪能起到很好的缓解。”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5月12日,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一家恢复营业的烧腊店为人们提供外卖服务。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美国亚裔社团联合总会会长陈善庄告诉记者,疫情暴发后,亚总会为社区内的华侨华人、医护人员、警察等群体捐赠了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物资。“我们两个多月一直在为支持抗击疫情奔波。”陈善庄说,尽管目前纽约疫情有好转,但人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除了疫情本身外,生意现在是陈善庄比较大的顾虑。他在纽约经营餐饮多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疫情严峻,饭店不得不暂停堂食业务。

  纽约州于3月22日开始实行居家避疫政策,非必要行业不允许集中办公。餐厅虽然属于必要行业,但仅限外带或送餐。陈善庄说,小规模的餐厅靠外卖服务尚能维持,但大型饭店很艰难。“纽约市有两万多家餐厅,照这样下去估计有15%到20%可能倒闭,大部分都是大饭店。”

  因为不能去餐厅吃饭,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马粤最近把留学生时代的厨艺捡了起来,不时在微信朋友圈晒一晒自己的菜品。除了组织和统会为社区捐赠、帮扶留学生等事务,在金融业工作的马粤非常关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华人在美国主要从事餐饮等服务业,以小企业为主,资金等方面的压力原本就很大。”马粤说,华人的店铺受疫情直接冲击,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支持不足又是一个普遍问题,因此他担心疫情对美国华人的影响会格外严重。

点击进入下一页

  5月12日,纽约市曼哈顿唐人街,一名“全副武装”的女子正在过马路。 中新社记者 马德林 摄

  “在疫情之中我们能为这些店家做的事情恐怕很少。”马粤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各华人社团多为企业发声,争取民众支持;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可通过集体行动,争取政策、金融等方面的帮助。

  陈善庄告诉记者,纽约的餐饮业者已经在同纽约州、纽约市的相关部门沟通,争取进一步支持。“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明确的复工指引,帮助行业渡过难关。”(完)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