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消费 > 正文

党的领导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保证

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25-03-04 18:33:21

  摘要: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抉择。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新质生产力成为大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高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领航人、动力源和主心骨的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保证。本文围绕领航人、动力源和主心骨三个维度展开详细研究,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入洞察并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以期推动国家经济和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成为大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高地。在当前百年未有的变局之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通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抉择。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途上,坚持党的领导,无疑是攻坚克难、跨越重重阻碍,最终赢得辉煌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领航人

  党始终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领航人。从革命、建设、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始终引领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航向。在每一个历史节点,党深谙时代之变,以实事求是的智慧,为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时代,面对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汹涌浪潮,党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科学决策,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明航向。为确保我国在这场时代变革中抓住先机,党精心谋划,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升级,从人才培养到市场开拓,一系列周密布局构建了系统完备的发展战略体系。正因为有党的领航,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得以破浪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了坚不可摧的根基。

  党领航独立自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历史的深刻教训反复告诫,缺乏独立自主便难以摆脱依附与受制于人的困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开创和建设新世界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础之上,牢牢把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主动权,充分展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战略定力。新时代,探索中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任何现成的模板可借鉴,也没有一本被奉为圭臬的教科书可参考,更不能任由外部势力指手画脚。我国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但更应立足本国实际,在党的领航下依据国情因地制宜,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以坚定的战略自信推动新技术与新产业的涌现,促进新领域与新赛道的形成,塑造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与新动能,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党领航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人民至上为宗旨。党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摒弃一切形式的私利,绝不为任何狭隘的利益集团或既得利益者发声。一旦背离这一初心和使命,失去人民的信赖与支持,那么任何所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都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西方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资本逻辑为主导,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和资本迅速增值的发展模式不同,党领航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人民至上为宗旨,始终沿着“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正确方向前行,坚定不移地保持其人民性,永葆初心与使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深厚的价值根基。

  中国共产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

  党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等方面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发展理念上,党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其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致力于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难题。在发展战略上,党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激发社会活力,释放创新潜能,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发展方式上,党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党构建以创新为核心引擎、以人才为战略支撑、以改革为关键举措的动力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动能。

  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导向。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石和动力源泉。党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髓,将其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孕育出一系列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这一思想深刻把握了时代脉搏和发展规律,为破解新质生产力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指引。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运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确保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协调的行动。同时,党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活动,团结和激励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进,不断开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局面,攀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高度。

  党推动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变革。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形态,而生产关系又会对生产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需求相匹配时,它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为确保生产关系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必须对现有的生产关系进行深入的改革和优化。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收入分配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等。党通过不断推动改革进程,致力于消除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生产力发展激发更大活力。同时,党注重培养新型劳动者,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权益,努力缩小贫富差距,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实惠,从而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心骨

  党是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主心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跨越多个行业领域与政府部门,涉及众多利益相关群体,其内在关系错综复杂,需要依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党充分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关系和利益的领导职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领域实施全面领导,有力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同时,党以其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汇聚起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布局下,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促推新质生产力实现突破性进展。

  党是应对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犹如航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在此征途中,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如影随形,如同重重迷雾与暗礁,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惊涛骇浪中,党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定力,确保航向不偏。党就是引领破浪前行的坚强支撑,是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的主心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党展现出高超的斗争艺术,既敢于在风口浪尖上迎难而上,又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捕捉机遇、化解风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贯彻安全发展的理念,构建起坚固完善的安全屏障,为新质生产力营造一个更为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领航人、动力源和主心骨的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入洞察并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推动国家经济和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应始终坚信,新时代的中国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途上勇往直前、稳健前行。

  [课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生成机理与弘扬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BKS06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新吾

  关键词:党的领导;新质生产力

  所在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