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扎根武安市太行山区的教师:启蒙的钟声在大山中回响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0-09-11 09:22:05

  这是一份特别的名单:李志刚、孔常顺、孔国平、白连凤、万海英、马春杰、常燕军。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有个共同特点:扎根武安市太行山区的马家庄乡。这两大共性归结为一点,就是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教师岗位,“捧着一颗心,不掉半根草”,决心用自己的所学,在三尺讲台上铺就大山里孩子的成才路。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李志刚老师

  “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大山深处七位教师念叨最多的话,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马家庄乡地处武安市西南部的太行山深处,“鸡鸣听两省,犬吠闻三县”道出了这里的偏僻与贫穷。

  1997年大学毕业后,李志刚怀揣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先后在马家庄乡的万庄村小学、刘家庄村小学、没口峪小学任教,一干就是23年。

  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李志刚回忆,他教过的六年级学生万海涛最为典型,至今让他难忘。

  李志刚接手万海涛所在的班级时,发现这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还经常无故旷课。“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李志刚多次家访,与万海涛的父母谈心、做思想工作,才避免了这个孩子的失学。“这孩子基础差,但很争气,后来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技术院校,毕业后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李志刚说。

  2016年冬天,李志刚时常感觉眼睛酸困,尤其是右眼,看东西模糊,家人、医生都劝他到医院检查。考虑自己是毕业班教师、学校负责人,他放心不下学生,一直拖到期末考试结束才到医院检查,最后确诊右眼眼底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视力已不能恢复,只能采取手术补救办法避免右眼失明。面对这样的结果,李志刚从未后悔过。

白连凤老师

  2009年6月,白连凤担任武家庄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班主任,可巧母亲查出癌症,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病榻上的母亲需要照料,而此刻,班里的孩子们面临着毕业考试。为了不耽误课时,她每天往返在学校和医院的路上。晚上在医院照顾母亲,早晨又匆匆赶到学校上课。付出总会有收获,那一学期,她班上孩子们的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

  2012年4月22日,白连凤被安排到离家5里远的刘家庄村海平幼儿园工作。因为她一直教小学和初中,对学前教育并不熟悉,况且这是个新建的幼儿园,“光杆司令”的她需要招聘教职工、做好宣传招生、设计布置校园等。

  “为了孩子,再难也得做好!”白连凤最繁忙时,母亲旧病复发,情况危急。她却流着眼泪把母亲留给哥哥照顾,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幼儿园的组建工作中。

  当年12月,刘家庄村海平幼儿园顺利通过上级各项验收,被评为邯郸市农村示范幼儿园。“让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这是我回报母亲最大的孝心。”白连凤说。

孔常顺老师

  孔常顺是马家庄乡大路小学的教师兼负责人,2019年春节刚过,他正准备学校开学的一些事情,妻子突患疾病,到市第一医院做手术。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妻子做完手术后尚未拆线,孔常顺就把她接到学校,一边上课一边照看她。

  不久,大路小学被确定为马家庄乡青年教师培养基地,孔常顺负责培养全科型青年教师,工作更忙了。了解到他的困难,学生家长、村干部、乡中心校领导一个接一个来到学校看望和帮忙照顾孔常顺的妻子。

万海英老师

  工作负担重、压力大,是七个人面临的共同难题,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教学任务高质量地完成。

  万海英于2002年在马家庄乡井湾小学南果教学点任教,每天放学后把没有学会的学生留在办公室进行辅导,有时天黑得早,她会把学生挨个送回家。

  万海英也是在这一年结婚的。婚前,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向未婚夫提出了特别的“彩礼”,要求他跟自己一起支教山区。未婚夫同意后,万海英才答应婚事。婚后不久,夫妻俩就从婆家搬到交通十分不便,要翻过一座大山,走40多分钟山间小路的马家庄乡井湾村,一住就是18年。

  不论春夏秋冬,万海英办公室里时常准备着热水,供学生饮用。村里没有理发店,万海英和丈夫便买了电推剪,当起了义务理发员。她的行动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群众都说:“孩子让你教,我们放心。”

  2003年,万海英的孩子出生了。刚做完剖腹产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便住在学校,一边上课,一边照顾孩子。万海英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她带领的班级,教学成绩每年在全乡都是名列前茅。

  2012年,她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被任命为井湾小学校长。在新的岗位上,她每天除完成自己在井湾小学的教学任务和各项工作外,还要抽出时间,到南果教学点指导新教师上课,和老师们一起辅导学生。“两所学校的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谁都不能掉队。”万海英说。

孔国平老师

  教师匮乏,生源流失严重,是山区学校的普遍现象。为了留住老师和学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大胆开拓,创新实践。

  马家庄乡大路小学多年在全乡教学质量排名垫底。孔常顺担任校负责人后,为了改变现状,每天吃住在学校,与教师开业务研讨会,吃透教材,总结课堂经验,最后定出了“导课新、授课精、训练密、检测严”的十二字教学策略,使教师的工作热情、学生的学习氛围有了很大提升,在2018年武安市六年级统考中,大路小学获得了全市第六名的好成绩。

  孔国平是马家庄乡没口峪小学的一名教师。1999年9月,孔国平踏上了小学教育的讲台。21年来,他十分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胆地探索出一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智能的“发现教学法”,尽量灵活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马春杰老师

  马春杰自2016年9月担任马家庄乡马家庄村小学校长以来,坚持以雅行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马家庄村小学成立了春雨乐园,安排社会组织利用在校学生素质课活动时间,以互动性、趣味性及参与性兼具的形式,无偿为学校孩子提供团队合作、习惯养成、安全自护、兴趣培养等多方面的教育引导与帮扶。

常燕军老师

  常燕军是马家庄乡神南峪小学教师,他狠抓课堂四十分钟,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他觉得教育要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要让更多山里娃通过教育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如何充分利用乡里提供的现代教育设备,提高山村学校教育质量,是他正在琢磨的课题。

  如今,他们教过的一拨拨孩子长大了,走出了大山,很多学生考上了技校、大学,成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马家庄乡的村民们说:“如果不是他们坚守在这里执教,我们的孩子早辍学了;如果不是他们的精神鼓励着娃娃们,孩子们也不会有今天。”如今,他们培养过的无数学子都深记着这些深山里的启蒙老师,回家后都会去看看他们,过节了都要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问候一声,这也是扎根山区的教师们最幸福的时刻。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文 邱勇慧/影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