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 是群众的素质和笑脸
“蒙蒙,要记得垃圾不能随地乱丢!我们现在是文明城市了,就要有文明人的样儿!”儿童公园里,退休后的赵阿姨带着孙女出来玩耍,3岁的小孙女把吃完饼干的盒子随手扔到地上,赵阿姨一边给小孙女讲道理,一边指挥孙女把纸盒投到不远处的垃圾桶。“蒙蒙,饼干纸盒是什么垃圾?”“可回收垃圾。”3岁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那应该放到哪个垃圾桶?”“绿色的。”在健身器材周围活动的人们都用赞许的眼光看着这祖孙俩。
“来晋城生活快4年了,我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了。”用轮椅推着老伴在凤台街行人便道上散步的刘美芬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她是五台县人,前几年老伴病了后行动不便,为了方便照顾老俩,女儿女婿把他们接到了晋城。“每次推着老伴出来散步,遇到路不平或有台阶的地方,路过的行人都会主动帮我推轮椅。让人很温暖。”
“我身体硬朗,可每次一上公交就有人主动让座,让我怪不好意思的。”家住华西小区69岁的王阿姨说,“有一次,我在车最前排坐着,一位抱孩子的年轻妇女上了公交。我赶紧站起来让她坐下,这位妇女感谢我的话还没落音,就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拉拉了我的袖子,示意我坐到她的位子上。我的心里一下就暖暖的,不知该说啥。”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自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不懈努力,攻坚素质培树,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做文明晋城人、建文明晋城市”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晋善晋美晋城”,文明意识逐渐扎根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城市也越来越有“温度”、有“品味”了。
文明之美 是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
“小朋友,前面是红灯,请站到等待区等一等。”每天上下班的早晚高峰,市区主要交通岗都会有手持小红旗,头戴小黄帽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我市的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延续了十多年,随着今年3月5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启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纷纷组织本单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参与到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身着志愿者服装,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协助交警疏导着交通,传播着文明。
“许多志愿者到我们小区对楼道、草坪、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扫,我们作为小区的居民更应该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市民林女士说,“以前,小区里车子乱停,行人走路都得绕来绕去的。如今不一样了,小区的志愿者、党员和物业工作人员都会来管理,现在停车非常规范有序。”为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2019年,我市把“联点共建”作为“创文”工作重要抓手,通过联点共建单位和社区之间高效协调,落实责任,让城市整治工作常态化。今年5月,我市又把“爱国卫生季”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多次深入“联点共建”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美化净化社区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的行动影响了小区居民,提高了居民的卫生意识,使大家能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中,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垃圾能捡完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适当的方式传递文明。”“顺手捡跑团”成员李培梅告诉记者,因为多次捡跑,她现在可以说是“晋城市垃圾桶分布活地图”,清楚地知道街上哪儿烟头多,哪儿广告彩页较集中。“爱晋城,就在这低头弯腰间。文明无需惊天动地的行动,一念之间的善意,弯腰捡一片垃圾,就能传递更多美好。”她说。
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座文明的城市,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尽己所能、不求回报的真心付出,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城市文明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文明之美 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现在真好,水电气暖都方便,街道干干净净,出门也不堵。”年近70岁的南大街老居民董保林师傅和老邻居津津乐道着南大街的巨大变化,“过去破落得很,路不好,煤气暖气接不进来,环境也差。今天的变化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自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群众所需所盼,开工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先期对城区老旧小区范围内的45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去年,城区对辖区内先期筛选了10个规模较大且亟须改造的老旧小区,通过改造,重点解决基础设施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同时,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夏天的时候,早晨六点到西秀园晨练,看到河道清洁工驾着小船已经在河里清理水面的悬浮物了。原来的污水河改造成了美丽的景观河,政府真是下了功夫呀!”在西秀园散步的陈大爷感慨地对记者说。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工作走入快车道,先后建成了白马寺森林公园、丹河水城、玉屏山休闲运动公园和白水河公园等城市公园。除了大型公园,街角巷尾的小游园更是星罗棋布,真正实现了“出门见绿,推窗见景”。同时,对市区12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城市河流全部实现“清水复流”。为实现节能环保,加强推动清洁取暖,实现市域内城镇供暖、供气全覆盖,公交车电动全覆盖,出租车新能源动力全覆盖,同时对“散乱污”企业进行彻底整治。经过一系列的精准施策、系统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山青水绿天蓝的良好生活环境。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9年4月,我市积极开展“三洗六见一红旗”活动,全面整治清理市区环境脏乱差堵问题和各类不文明现象。今年,在推进“两下两进两拆四提升”重点任务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先后出台了《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晋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晋城市城市绿化条例》《晋城市养犬管理办法》《晋城市电动车管理条例》和《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整治措施,街上的小广告不见了,道路两旁的非机动车停放规范了,沿街店铺门前更加整洁有序了,占道经营现象越来越少了,建筑围挡更加上档次了,不仅拉高了城市“颜值”,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撰稿:李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