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精准滴灌,聚焦弱势群体,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加快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机遇。
2019年以来,阳谷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牢记“百姓银行,幸福共享”的企业愿景,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秉承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以网格建设为主线,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走出了一条践行普惠金融、倾力服务“三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大信贷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阳谷农商银行立足县域,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下沉经营重心,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主动对接当地乡村振兴规划,优先保证乡村振兴信贷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在阳谷落地实施注入充足的金融能量。
创新产品,实行分层管理。创新信贷产品。该行通过对辖内客户群体的信贷服务需求进行详细了解,结合“家庭贷”模式,推出“创业担保贷”“房抵贷”等信贷产品,并推出贷款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增加授信额度等措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加大对接力度。该行主动对接辖内人社局、工商局等政府部门,依托政府贴息政策,创新推出“创业担保贷”业务;充分发挥省农担作用,借助与省农担深入合作的机会,主动对接县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建立服务台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网格建设开展名单式走访,对有信贷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客户及时给予支持。
坚持零售银行战略,推动贷款扩户增面。实行网格精准化管理。该行制订《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村庄、社区、临街商铺、专业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6大类型,将全县18个乡镇、3个办事处划分为1386个网格,明确责任,详细分析。精准匹配金融服务。在网格建设基础上,该行建立可授信客户、外出务工、存款潜力客户、特殊人群、电子银行客户5个台账,利用自主研发的客户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农村客户金融大数据,为客户制定精准化服务方案,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目前,该行已为全县80余万居民建立金融服务信息档案。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地方发展。该行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支散”的经营定位,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银企互动。主动对接小微企业,摸清行业类别、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建立企业电子档案,多形式宣传支持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广。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生意贷”“进货贷”及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应急贷”等多种信贷产品,并推行“无缝隙”续贷模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放款效率。立足“三农”发展,实施普惠金融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019年以来,阳谷农商银行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服务“三农”,制定“一揽子”配套措施,深耕普惠金融,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打造优质服务环境。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扩大金融服务面。开展整村金融服务送上门活动。依托前期网格建设和五大台账,该行利用数据支撑,筛选出可授信、可服务客户,同时提高服务团队素质,提升逐户上门服务水平,在全县开展整村金融服务送上门活动。下沉服务重心。该行组建红马甲服务队,以辖内村庄网点为阵地,加大网格走访力度,提高上门服务频率,提升服务水平;定期举办“金融夜校”,采取现场宣讲、制作播放动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讲解反假币、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向广大农民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截至目前,该行共举办金融夜校6100余期,受益群众达32万余人。
拓宽服务渠道,提升信贷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大金融与科技融合力度,加快智慧厅堂建设,加大银行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广力度,探索“互联网+综合服务”模式,通过“智慧厅堂+营业网点+农村便民服务点”等服务渠道,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满足客户多方位金融需求。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厅堂配备。加大智能设备的投放力度,配置智慧柜员机、柜外清、厅堂移动Pad等硬件设施,引导客户使用手机银行自助办理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线上金融服务,开启线上线下便民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加快服务升级,提升客户体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便民金融服务点,选取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立新的农区金融服务点,为周边居民提供7×24小时存取款服务,方便客户办理各类惠农补贴支取、转账汇款、查询缴费等业务,真正实现基础业务不出村、综合业务不出镇。截至目前,全县共布放农金通498台,全部实现代缴电费功能。创新工作思维,开展线上宣传。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产生交叉感染,该行创新工作思维,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借助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及直播。截至目前,该行共开展抖音直播150余场,直播时长达4000分钟,在线解答疑难问题800余个。
践行社会责任,实施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阳谷农商银行主动担当起县域金融扶贫主力军的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压实责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播撒金融甘露,润泽城乡百姓。夯实扶贫工作基础。该行主动与阳谷县扶贫办结合,针对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推出“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等扶贫信贷产品,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优惠;加强与人社局、工商局等部门的合作,借助政府贴息政策,推出“创业担保贷”信贷产品;与省农担公司、县扶贫办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向人民银行申请扶贫再贷款,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提升扶贫效能。建立“分片包干”机制。该行在实现评级授信全覆盖的基础上,实行网格化管理,逐级签订“包干”协议,明确管理责任。建立部室“重点帮包”机制。根据县委、县政府“百千工程”要求,通过采取申请扶贫资金、寻找就业岗位等措施,由部室经理对贫困户进行重点对接帮扶。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236户贫困户授信贷款金额580万元。
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精准对接。建立联动机制。该行借助客户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建立辖内贫困户信息数据库,对照贫困户清单,逐户上门,积极发放“富民农户贷”扶贫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实现扶贫到户;依靠村“两委”、关键人等,对参与扶贫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动态评级,积极发放“富民生产贷”扶贫贷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有效减轻参与扶贫企业的经营压力;与县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对参与扶贫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帮助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其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目前,该行已带动380户贫困户脱贫。
勇挑使命担当,强化社会责任履行。开展“红马甲为民服务”活动。该行以“红马甲在行动”为主题,为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节日期间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主动捐款捐物。在扶贫过程中,该行坚持从点滴做起,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先后主动出资为寿张镇荣街村安装路灯,为阿城镇魏黄村委会购置空调、办公桌椅等设施,为魏黄村村民购置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举行“温暖衣旧”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员工将图书及闲置衣物捐赠给贫困地区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扶贫使命。
怀着普惠初心而来,肩负历史使命前行。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阳谷农商银行将继续深深扎根县域沃土,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坚守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时代、积极迎接新挑战,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支农支小的重任,聚焦产品创新、服务升级,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全力支持“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