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议程上有一个创新,即增设大会发言议程。这是本届聊城政协会议的一项制度创新。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大会发言在谋发展、兴聊城上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政协大会发言,被称为“协商民主的讲坛”。本次大会发言首先是制度创新。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共准备了22个大会发言,发言的委员有22名,都是聊城各行业的优秀代表。这种制度创新为全体政协委员群策群力为聊城发展贡献力量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本次会议是在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召开的,委员的发言也都结合调查调研,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可谓抓住了“聊城发展”的关键。例如王凌峰委员提出的建设内陆无水港的建议,李倩委员提出的为聊城留住新青年的建议,何顺刚委员提出的发展数字产业的建议,赵素婷委员提出的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董海峰委员提出的争创智慧型国家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议等。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为6位委员留下大会发言时间,体现了聊城市政协优中选优,加大遴选优秀政协委员及其提案的力度,极大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可谓抓住了“激励委员”的窍门。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