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初夏来临,各地的桃子相继成熟。这两天,在东阿县鱼山镇姜韩村村民周生禾的桃园里,第一波水蜜桃已经进入了采摘期。桃林里弥漫着阵阵香气,低矮粗壮的桃树上,一个个水蜜桃挂满枝头,白里透红、圆润饱满,同绿叶相映成景,令人垂涎欲滴。
随手摘下一个红彤彤的桃子,还没吃到嘴里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咬上一口,又脆又甜。“我们目前主打的是早熟水蜜桃,这款桃应该是咱周边地区成熟最早的一款陆地桃,每年的5月下旬上市成熟,而且它的口感很好,八九分熟的时候是脆甜的口感,等到完全成熟后,就是软软甜甜的,皮也很好撕。”
几年前,这片桃林还是单一的玫瑰种植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集采摘、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5年,经过多方考察,周生禾决定在玫瑰种植园里兼种桃树,发展立体种植。考虑到果品季节性市场需求,他没有选择种植单一品种,而是栽植了早熟水蜜桃、黄金蟠、黄金油桃等8个不同的优质品种,通过混搭种植,延长果品采摘时间,发展差异化采摘。“由于成熟期不一样,采摘季比较长,消费者能吃上不同季节的桃子。”周生禾说。他的水蜜桃园还购置了太阳能杀虫灯用于果园的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完全符合绿色生态农产品标准,目前成熟的蜜桃特别俏销。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种植理念,让周生禾的桃子深受百姓欢迎。品种多,不仅销售周期长,抗市场风险也更高。比如去年,水蜜桃受天气影响,产量大幅减少,上市时间特别短,但由于他的桃园品种多,受影响程度就明显减轻。水蜜桃少了,黄金油桃补上,每年桃子采摘时间基本不变,由于早、中、晚市场均有果品待售,形成整体较稳定的价格体系。经过几年精心管理,品种混搭种植,让果园桃子的成熟期从6月份一直持续到11月份,有效地延长了果品采摘的持续时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进入盛果期后,周生禾的桃园每亩收益均在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