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莘县物环公司的车辆准备把在魏庄镇收集的废弃瓜秧送往企业进行处理。
记者7月9日在莘县采访时了解到,困扰该县魏庄镇、燕店镇等地的瓜秧处理问题于日前得到解决。该县组织当地多家企业开展协作配合,集中收集瓜秧生产有机肥。
莘县的处理模式,首先由瓜农将自家的瓜秧送至县管国企物环公司设置的瓜秧收集点,随后物环公司组织清运专业队伍,将瓜秧运送到企业,供企业无偿使用。“我们按照大棚种植面积,在种植基地附近租用通行方便、位置合理的闲散土地,分区域设置瓜秧临时收集点。瓜农无偿定点堆放,收集后由专业队伍清运。”物环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常宪鹏介绍,该公司在重点区域每村聘用1至2名瓜秧管理员,监督瓜农定点堆放瓜秧。
目前,负责集中处理瓜秧的企业为河店盛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茌平德农秸秆有限公司。“我们用瓜秧、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废弃食用菌包生产有机肥,目前可年产3万吨有机肥。”盛河生物负责人赵宗礼介绍,经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专家评测,该公司以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技术全国领先,利用瓜秧生产的有机肥将于近期上市销售。
记者了解到,莘县瓜菜菌常年播种面积6.7万公顷,产量达到500万吨,年出棚瓜秧60万吨。由于影响农业生产无法粉碎还田,又没有处理渠道,瓜农只能堆放瓜秧,不仅占地严重,而且气味较大,当地每年都接到大量群众投诉。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莘县明确了瓜秧收集处理的责任分工,并加大投入,最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瓜秧处理问题。
针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资金严重不足、设施落后老化、一线工人工资较低且年龄总体偏大等问题,莘县敢闯敢试,组建国企物环公司,并以此公司为平台,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解决了人力物力紧缺和“多头治理”责任落实等难题。据物环公司统计,该公司已设置瓜秧收集点202个,中转点4个,聘用管理员202名,组建专职瓜秧清运队6个,每天收集转运瓜秧近500吨,收集的瓜秧全部被制成有机肥或焚烧发电,使大棚瓜秧从污染环境的垃圾变成了废物再利用的新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