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重温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18 15:24:26

  有一种感动穿越时空,有一种记忆历久弥新。

  今天是9月18日。89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14年间,我国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名同胞伤亡。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烽火岁月里,在聊城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回顾抗战历史,重温红色记忆。尽管时代有异,挑战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坚定的志向,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值得我们永远坚守。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寇的魔爪开始伸入鲁西北境内。8月下旬,日军飞机对聊城、寿张实施了扫射轰炸。10月28日,日军占领临清,11月22日,驻临清的日军高桥部派出骑兵侦察小队到堂邑、聊城侦察……当时的中华大地,正大面积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鲁西北连降暴雨,卫河决口,南撤的国民党军队东窜西扰,地方兵团、土匪武装蜂起,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危难之际,鲁西北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高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促成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广大民众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开辟了广阔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一时“山东红了半边天”。

  1938年10月,日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中旬,日军兵分三路进攻鲁西北,中心目标就是聊城。11月14日上午9时,日军对聊城形成包围之势。14日下午4时,日军首先从南城门攻城,直至15日下午5时,聊城被日军完全占领。

  针对聊城失守的严峻形势,1938年11月19日,中共鲁西特委召开紧急会议,认为鲁西北的抗战形势到了严峻关头,共产党人必须担负起抗战的历史重任。11月25日,中共中央、毛泽东指示八路军总部,令第一一五师迅速进军山东,12月中旬,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部队进至冀南和鲁西北一带,山东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并逐步在濮县、范县、观城形成了抗日中心区。后来,鲁西、冀鲁豫党政军机关也在该地驻扎。

  进入1944年,侵华日军相继南调,作最后的垂死挣扎,鲁西北仅有少量日军和大量伪军接防。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委任国民党顽固派王金祥为第六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接替日军占领聊城。1947年1月,鲁西北重镇聊城完全解放。

  聊城抗战是全国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抗日战争期间,聊城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抗战英雄、烈士,他们的英雄壮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的光辉篇章,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