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莘县:家门口的小康路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22 11:28:51

  从德商高速莘县口下高速行驶在东升路上,走不远便会看到一个水果摊。一块3米多长的灰色厚帆布铺在路边,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苹果、鸭梨、西瓜等水果,旁边,一张原木折叠小木桌上摆放着台秤。小木桌旁,搭着一顶大红色的四方帐篷。篷下一台白色双掀门冰柜,装满雪糕,旁边还有一台摆满各种饮料的红色立式冰箱。

  水果摊的主人,便是莘县莘州街道于屯村的于书国。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给过路的客人称西瓜。“旁边有桌子和马扎。西瓜带走也行,在这儿吃也行。要是吃的话我给你杀开!”于书国一边麻利地称西瓜,一边不停地和客人拉呱,脸上始终笑盈盈的。

  平头,黝黑,个头不高,朴实而乐观,是记者对于书国的第一印象。而面前这个始终乐呵呵的于书国,却是个苦命人。

  于书国一岁半时,因感冒发烧治疗不当导致残疾。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于书国也跌跌撞撞地长大了,但他37岁才结婚,妻子是言语、肢体二级残疾。婚后一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于昕可。女儿的到来,给于书国带来甜蜜的同时也带来了忧愁。“家里本来就没啥积蓄,我和媳妇两人又长年吃药,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添一口人多一笔花销,钱从哪里来?当时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回想起当时的日子,于书国满是苦涩。

  莘州街道了解到于书国家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他们配备了“一对一”的帮包干部——孙同强。孙同强的到来,就像于书国家多了个“得力的亲戚”,让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同强为于书国夫妇办理了低保手续,又根据残疾人补助政策,为他俩申请办理了残疾证,让他们能够享受残疾人补贴;于书国的女儿逐渐长大,到了上学年龄,孙同强主动与学校联系,协调减免了孩子的相关费用,并申请了助学金;今年疫情过后,于书国看到了商机,想开一个水果摊,孙同强又帮助他在于屯村头摆起了水果摊;莘县培训学校免费招收残疾人学员学技术,在孙同强的帮助下,于书国报名学习了电脑操作业务,水果摊又“上了网”,于书国的水果销路更广了……

  “看到于书国家如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比他更高兴,也越帮越有劲!”莘州街道扶贫办主任王凯说起于书国生活的变化,用“‘自立自强’是主因,‘政府帮扶’是助推”来总结。

  “还是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多亏了扶贫干部贴心的帮扶。路子有了,就看我怎么走了。俺相信,只要勤劳肯干,咱在家门口也能奔小康!”对未来,于书国充满了信心。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