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莘县:西马沟村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10 09:28:02

  村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住进了水电暖网齐全的二层小楼,返乡成为在外务工的西马沟村人的新选择。9月10日,记者来到莘县观城镇西马沟村,正逢莘县双联共建西马沟村工作队在此开展调研。随着他们的脚步,记者走遍这个鲁西的偏僻村庄,记录在野猪林遗址里的所见所闻。

  “党支部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

  一进西马沟村,迎面就是个大牌坊,上面写着“马沟社区”4个字,两侧张贴着鲜红的喜字。不用说,村里刚刚又有喜事。

  沿着整齐的道路向南走,路旁的绿化林木后是一幢幢二层小楼。村民于香云家的院子里种着苦瓜,藤下,双联共建工作队员与村党支部成员坐在麦秸作成的草墩上聊着村里今年的发展情况。于香云虽然听不懂他们讨论的“大事”,但是却有自己的体会:“是党支部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村当时盖楼房时,村里给每家补贴了不少钱,要不我也住不上两层小楼。现在,村委会又领办合作社,我们年年有分红,再也不用种地了,别村的村民都羡慕俺村。”“现在村民日子过得不孬,你这是种着苦瓜心里甜。”双联共建工作队员打趣道。

  马廷方是村里的能人,上世纪90年代就从事肉鸡养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他的蓝天食品公司已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西马沟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带领群众发展肉鸡养殖业,引导农民养殖“合同鸡”“分红鸡”,走出了一条致富路。群众富起来之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过去,西马沟村村民居住分散,闲散住宅多,危旧房多,村庄环境脏乱差。2009年,村“两委”根据村情民意,按照“因村施宜、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对新村进行了整体科学设计规划。2013年6月,新村建成110栋两层住宅楼、2栋社区办公楼、两栋共容纳40户的老年公寓,村民全部入住新居。

  前院种花、后院停车,村民王凤娟住进水电暖网齐全的二层小楼已经7年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村子里环境特别好,干净亮堂。”王凤娟说,村民的生活和城市居民没什么两样。

  野猪林遗址上的产业变革

  在村委会办公楼里,记者尝到了西马沟村的桃,脆且甜。“这桃虽然甜,但其实还有10多天才成熟。现在糖度在16左右,成熟后能到18。”马廷方介绍着村里的产业新变化,“我们支部领办了合作社,采取股份制形式,吸纳群众资金入股和集体资金入股,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已经基本建设完毕。”

  来到村南,记者看到一行行梨树苗,树苗下是一个个喷头。“我们目前有30亩樱桃、600亩梨、170亩桃、60亩大棚西红柿,全部采用了水肥一体化和微喷一体化灌溉技术。”马廷方介绍,樱桃、永莲蜜桃3年就可以挂果见效益,预计基地盛果期能实现利润1900万元左右,村委会和群众按照股金分红,实现村集体和群众的“双赢”。2019年,该村集体收入达3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1100余元。

  “我们村里的年轻男劳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妇女有七八十人在厂子里打工,月收入四五千元。剩下的四五十名年龄偏大的劳动力也要吃饭,所以我们就琢磨起了野猪林遗址的事。”马廷方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亭子说。“那是野猪林遗址。明清时期这里出过一户有名的状师,家里人口不多,有了积蓄就买地种树,劳动量不大,收入却不少。”马廷方回忆,在他小的时候,这里还有很多“两人抱”的梨树。西马沟人祖辈口口相传,林子中有些古树可以追溯到宋代。

  “干‘笨活’的老年人一天挣50元钱工资,能剪枝的一天挣60元。”马廷方介绍,种植果木恰好符合西马沟人的实际情况。对此,西马沟村党支部明确“用活村集体资金、撬动群众自有资金、吸纳社会可用资金”的总体思路,拓宽融资渠道,成立了野猪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优质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不仅解决了这四五十名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也为有知识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马廷方介绍,基地辐射焦村、于沟等附近村庄,引进了樱桃、永莲蜜桃、晚秋雪梨、秋月梨、佛手梨等优良品种,目前已发展科技示范户36户,培养科技带头人11名。白天忙碌在各自岗位上,晚上在广场上看电影、跳舞……在双联共建西马沟村工作队队长鞠洪奎看来,西马沟村人的幸福生活得益于该村扎实的党建工作,“西马沟村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村党支部书记马廷方甘于奉献,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班子’,时时处处从村民的幸福出发,不断探索致富好路子,才使村庄逐渐走上了美丽宜居富裕的发展之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西马沟村通过创新党建活动机制、规范村党支部工作机制、狠抓队伍建设,实现了村级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第四轮”双联共建工作队入驻村庄后,迅速与村“两委”对接,了解当地的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庄发展计划和村庄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确了工作思路。

  在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各种明白纸让群众对办事流程一目了然。“县委组织部协调资金40余万元,对西马沟村村委会办公室进行了规范提升,改善了办公条件。”双联共建工作队队员鲍磊介绍说。除了硬件方面的支持,工作队还围绕开阔村党支部成员的视野,邀请3名高级培训师来村里开展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并组织该村村“两委”成员到烟台市、青岛市,对5个村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做法进行观摩学习,坚定了西马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信心。

  通过培养马廷方这样的“领头雁”,西马沟村有了新的致富路子,也吸引更多外出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我们村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大学生和优秀人员回乡创业,选拔培养了2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45岁以下的党员致富能手7名。”马廷方表示,该村党支部将不断提高“可持续战斗力”,努力把西马沟村打造成为莘县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