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位于东阿县大桥镇的东阿东昌焦化有限公司内,机器不再轰鸣,“人去楼空”。“没关停前,企业每年纳税1.4亿元左右,去年12月31日关停,十几家下游企业也都关停了。”聊城市生态环境局东阿县分局局长曾令法说。
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东阿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紧围绕建设“阿胶名城、生态强县、康养东阿”总目标,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站位高 落点实——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
2017年,东阿县提出打造生态强县的目标。在很多人看来,提出这个目标,不仅需要胆略,更需要勇气,别的不说,大气污染防治就困难重重。
东阿县工业基础薄弱,但产业结构“重”,环保压力大。黄河在境内蜿蜒11.4公里,“大风起兮尘飞扬”,淤沙是主要的扬尘污染源,通往平阴的9座浮桥上,重型汽车穿梭,给本已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
东阿县委书记雷霞说,打赢蓝天保卫战,既是改善民生之举,也是长久发展之策,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东阿县补短板、强弱项,坚定地向大气污染宣战。
11月5日,山东海天七彩建材有限公司一分厂生产车间内,三四名工人正将一块块铝单板放到改造后的生产线上。经过清洗、钝化、烘干、喷涂、烘干等一系列工序,3个小时后,产品从密闭的生产线上漂漂亮亮地“走”下来。卓海龙是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他说,环保设施没投入前,一直采用浸泡式清洗,无论多冷多热,工人都戴着口罩、手套,车间里污水横流、气味刺鼻。
东阿县把大气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推进,治标更治本。对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对85家企业进行提标改造,加大双招双引力度,2019年以来,200多个新项目在东阿落户。
东阿作为展现出巨大力量:2018年、2019年,东阿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两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截至11月5日,东阿县今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蓝天保卫战两项考核约束性指标PM2.5和空气质量优良率亦均列全市第一。
每天必争 每微克必争——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
聊城市生态环境局东阿县分局大气科科长杨光几年来没关过手机,家里、办公室、车上都有数据线,以便随时充电,有情况起身就走成了他的工作常态。与他一样,东阿县有一支环保“铁军”,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大气污染防治一线。
东阿县坚持每天必争、每微克必争,聚焦“燃煤、扬尘、工业、机动车”四大主要污染源,补短板、强措施,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他们坚持全县“一盘棋”,密织“一张网”,人防与技防并重,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管起来,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过筛子”,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查体”,以铁杵磨成针的功夫抓紧每一天、抓细每个环节。
联合执法、交叉检查、专项检查、点穴督察,“日查+夜查”“5+2”“白+黑”……这些词对环保“铁军”来说是家常便饭。今年以来,东阿县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企业2450余家次,夜间检查1520余家次;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网格员日常巡查点位22142个,发现并处理问题1029个,做到了污染源网格化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困难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东阿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奇宏说:“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们形成了上下一心、部门协同、互相支援的工作格局,锤炼了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人心齐,泰山移,这样一支队伍,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底气所在。”
民生好 发展优——“发展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相得益彰
在青兰高速东阿口,每天有1.5万多辆车上下,以前有时一堵就是数公里,曾是大气污染的重灾区。今年,随着新外环的建设和通车,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黄河,在东阿拐了一个弯,艾山就在这个拐弯处。11月5日,一辆大巴车停在艾山景区,从车上下来30多位游客,他们是郑州广播电视报考察团成员。为何不在郑州看黄河却要来这里呢?一位游客说,因为这里有黄河森林公园。绵延在黄河岸边的森林公园,如一道绿色屏障,把黄沙牢牢踩在脚下,让它们动弹不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东阿的名片,东阿生态强县的底气越来越足。
大气污染防治绝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附加题”,更不是企业的“紧箍咒”,而是加快发展的“润滑液”“催化剂”,东阿县坚持做好统筹文章,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
东阿山水东昌水泥有限公司环保主管徐冠军,从1983年起就在水泥厂上班。“那时晴天叫洋(扬)灰厂,因为空中全是灰,雨天叫水泥厂,因为路上非常泥泞,在厂区都不敢仰脸,一仰脸就会迷眼。”他形象地说。
现在可不是这个样子了,从去年到今年,企业投入1700多万元进行环保设施提升和改造。11月5日9时,记者在中控室看到了电脑屏幕上的实时监测数据:氮氧化物为80.8毫克/立方米,比省定20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低了一半多;SO为1.50毫克/立方米,更是省定标准100毫克/立方米的零头;粉尘量为4.40毫克/立方米,远低于省定2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省市县三级对我们的环保数据都进行实时监测。”公司总经理于乐波说。
2016年以前,这家企业年利润长期在15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而去年的利润达9000多万。徐冠军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小型水泥厂关停,市场进入良性竞争期,不像以前那样“劣币逐良币”。
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山东海天七彩建材有限公司。去年11月,该公司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改造了两条生产线,不但改善了生产环境,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车间内挂着印有“祝贺一分厂单日产量达5500平方米,7月份月产量突破12万平方米”字样的大红横幅。“这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公司董事长王士生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大气污染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治理。东阿县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奏出了“发展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