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1-10 17:28:05

  11月5日,走进度假区李海务街道贫困户于吉夫的家中,一条新铺的水泥路从大门口直通到房门,崭新的沙发、茶几、碗橱整齐地摆放在客厅,里屋还有刚添置的衣柜,处处洋溢着新气象。“我家原来是D级危房,去年咱街道对危房进行了改造,俺现在也住上新房了。”于吉夫高兴地说。

  近年来,李海务街道以行业扶贫为抓手,全面落实“一安全、三保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通过抓好扶贫项目建设与管控,确保项目稳定持续发挥效益,切实为贫困户带来稳稳的幸福感。

  落实保障制度 全力补齐短板

  “我穷点累点不要紧,关键是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帮助,我孙子可能读完初中就上不起学了。”李海务村贫困户刘鹏的母亲郑风云说。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保障性作用。该街道扶贫办在系统中导出贫困学生的数据,通过与联校、中学、帮扶责任人结合,对每一位贫困学生进行核查,确保适龄孩子不失学辍学、补助政策应享尽享。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为切实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该街道对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现有住房进行了安全鉴定,发现C、D级危房及时予以维修翻建。自2016年以来,该街道共为172户贫困户改造了住房。

  “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扫尾工程的同时,我们聚焦‘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李海务街道扶贫办主任崔师云说,街道积极发挥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好核验关口,确保核验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为了让贫困户喝上“放心水”,2019年,李海务街道展开了饮水安全保障专项检查,为136户贫困户免费安装设了自来水管道。针对贫困户后期存在的搬家、危房改造、边缘户新纳入等情况,该街道建立了帮扶责任人负责上报、水利部门负责第一时间免费安装自来水管道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核查、及时跟踪,确保辖区内贫困群众饮水安全。

  该街道切实扛起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紧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义务教育等领域,逐项对照问题清单,扎实做好整改,目前,各类问题已在既定的时限内全部整改到位。

  抓好产业扶贫 增强造血功能

  今年3月,77岁的双庙于村贫困户于西光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于西光是位孤寡老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时间拿不出住院的费用。双庙于村党支部书记听说后,拿出光伏发电站的收益,为于西光支付了住院费以及医药费,同时又聘请护工照顾于西光,共支出16000余元。

  双庙于、顾庄、前韩3三个村庄原为省定贫困村,为加快贫困村“摘帽”步伐,近几年,李海务街道建设了5个扶贫项目,其中3个为村级光伏发电项目,2个为冬暖式大棚项目,每年给贫困户发放扶贫项目分红。大棚项目的收益率在7%以上,重点村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率均在12%以上,贫困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贫困户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今年3月到10月,我在金水种植合作社打工挣了15000多元钱,别提多高兴了。”谭庄村贫困户谭学峰笑呵呵地说。

  2017年,谭庄村成立了金水种植合作社,每年产生8%的稳定收益,并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共有7名贫困人员在金水种植合作社长期务工。

  2018年,区扶贫办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统筹扶贫资金300万元,在金水种植合作社建设了8座高标准双膜草莓采摘大棚,推动谭庄村扶贫产业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李海务街道产业扶贫工作的亮点工程。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