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市场、大监管、大融合”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在市场大潮中彰显市场监管新作为?
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在创新机制、提升效能上发力,统筹不同领域、各个环节监管特点,综合运用重点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智慧监管等措施和手段,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切实保障了质量安全底线,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优化了营商环境。1管得严
高唐县好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乳味小麻花,罚款6.9万元;茌平县信誉成和美嘉超市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且不合格的食品,罚款1.9万元……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在网站曝光第三批食品安全处罚案件,向全社会释放有案必查、查案必严的强烈信号。
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聊城市深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成立六个专项执法检查组高频次开展专项执法集中行动,持续加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食品药品类案件953
顶格处罚率100%案件公开曝光率100%
起,罚没数额合计916.67万元,近三个月实现了顶格处罚率100%、案件公开曝光率100%,形成了严厉打击、高压震慑的良好局面。
在广告监管、公平竞争、市场交易等领域,强化日常监测、随机抽查、审慎监管,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维护市场活力。聊城市广告违法率从低到高在全省16市中位列第2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全省“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评估和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获得两个第1名。2管得准
1666家餐饮单位后厨网上可查看
冠县工业路是一条食品安全示范街,45家餐饮单位全部实现“明厨亮灶”。每户都有专有二维码,二维码在店内显著位置张贴,消费者只需手机扫一扫就可看到后厨整体情况。
食品安全大于天。监管单位和公众想知道一家饭店的后厨是否卫生,能否实现?怎样实现?对此,聊城市积极探索餐饮监管社会共治新方法,加快信息技术与监管业务的融合,开发建设了面向消费者、餐饮户和监管人员提供网络实时视频查看和管理服务的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强化智慧监管,切实加强风险管控,是全省率先建立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目前全市已有801家学校食堂、865家餐饮单位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年底前实现学校食堂和大型餐饮单位100%全覆盖。
另外,聊城市还开发了“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对钢瓶的有效监管。全市特种设备定检率持续保持100%,近年来全市没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没有出现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3管得好 质量基础技术实现“一站式”服务
聊城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新兴工业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山东省相对较低,面临着扩总量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经济建设、产业升级、企业发展都需要市场监管大有作为。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聊城市委将质量强市列为全市三大战略之一,在山东省第一个以党委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方案》、第一个由政府出台了《质量标准品牌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聊城大学在全省高校第一个成立了质量学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主持“质量大讲堂”;去年,聊城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数量列全省第二位。
同时,紧紧围绕地方特色,扎实推动标准化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公共服务等三大领域的“标淮化+”行动。今年以来聊城主导或参与完成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增长20%,国家、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增加近一倍。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坚持“补课加赶超”,利用短短三年多时间,建成了面积31400平方米的实验室,集标准服务、计量检测、质量检验和认证认可服务于一体,技术能力覆盖聊城及周边地区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的鲁西质检中心,其中建成投用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省级质检中心6个,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NQI服务高地。今年4月,聊城“一站式”质量基础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纳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2020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