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为确保“安全、平稳、科学”,各级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增加了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这将为高考提供科学精准的防疫指导,以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距7月7日开考还有十几天,有关方面还有时间对保障工作的每个细节进行完善,既要做好体温监测、风险评估等工作,也要对突发情况进行预演。
从广大考生的角度来说,面对“特殊高考”,不仅考前从身体到心理都要做好准备,在参加考试过程中也要科学防护。对此,教育部提出四点建议:调整好学习状态、调整好身体状态、调整好心理状态、做好赴考准备。这虽是常识,但值得认真倾听。防护方面,国家卫健委为考生们提出了比较详细、科学的建议,同样值得考生和家长“收藏”,因为做好防护是应战高考的前提。
长时间佩戴口罩,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和习惯的。如果戴着口罩参加考试,会不会影响某些考生现场发挥?对于某些特殊体质的考生来说,恐怕需要提前进行适应性演练。同时,考场的医疗保障也要到位,防止某些考生因长时间戴口罩出现意外情况。
总之,考生面对“特殊高考”要做好两张答卷,一张是常规试卷,一张是“疫情考卷”。只有先做好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高考防疫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安排。按规定,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考是高考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次,对各级有关部门和广大考生都是一场特殊考验。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考生人数增加与疫情防控叠加,意味着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周密部署。而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每10个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等,就是特殊安排。
“疫情考卷”才能考好常规试卷。对有关部门、考务人员而言,面对疫情、交通等考验,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从容应对。虽然疫情等因素对各方有不小的挑战,但考生经历“特殊高考”也是一笔人生财富,有关部门则积累了应对大型活动和复杂局面的经验。 张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