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美军F-35战机载弹量不足的声音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F-35作为隐身战斗机必须使用内置弹舱来装载空空导弹。受制于机体空间的限制,F-35能够挂载的空空导弹数量并不多,使用美军经典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的话,F-35仅能挂载4枚。美军内部普遍质疑如此小的载弹量,真的能够适应大规模的空战吗?如何提升F-35的载弹量,已经成为美国军队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专精于导弹技术的美国雷神公司近日正式对外公布了自己研发的一款新型空空导弹——Peregrine“游隼”。按照雷神公司的说法,这款导弹采用了全新的技术设计,在尺寸和重量削减到AIM-120一半的同时,仍然能够维持AIM-120一样的射程,同时还能兼具美军近距离格斗弹的敏捷性。这款导弹的服役,将可以使得美军隐形战机,如F-22和F-35的载弹量相比携带AIM-120直接提升一倍,由此彻底解决美军隐形战机火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游隼的体积削减到了什么程度,AIM-120的长度和弹径分别为3.65米和0.178米,美军近距离格斗弹AIM-9X的弹长和弹径分别为2.9米和0.127米,这两款导弹的重量分别为150千克和85千克。而雷神公司游隼导弹的长度仅为1.8米,重量更是只有68千克!这就意味着游隼导弹比近距格斗弹还小还轻,但是却有着美军中程导弹AIM-120的射程。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游隼堪称是美军盼望已久的王牌武器。
众所周知,空空导弹的射程取决于气动外形、发动机以及燃料推进剂,这些方面看,现在的中远距离空空导弹外形基本都是无弹翼布局,而游隼是采用了四片边条翼的,这虽然有助于机动性但是不利于射程。虽然其采用了新的高性能火箭发动机,而且雷神号称使用了更好的高性能推进剂,但是如果美国在这些方面有如此大进步,那么AIM-120照样可以利用这些进步进行升级。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游隼尺寸就是小,推进剂只能比AIM-120少,就算发动机可能有优势,但是这很难弥补因为推进剂质量少了带来的缺陷。
导弹的射程,分为动力射程和无动力射程。火箭发动机工作这一段就是动力射程,大多数地空导弹在发动机燃烧结束后,利用惯性还能保持一段射程,但速度递减,机动性变差,这一段就是无动力射程。整个飞行过程中,导弹发动机并不是一直在工作,在最大射程50%左右的行程时,导弹发动机的燃料就用完了,此后导弹完全靠惯性飞行,虽然速度很高但没有动力。例如美国的AIM-120B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1380米/秒,大约4马赫,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仅为17秒。导弹发射后需要11秒被加速到最高速度,然后保持6秒的有动力飞行,随后开始减速飞行,剩下的都是越飞越慢的无动力惯性飞行。导弹飞行60公里后,速度已经减少到了1.2马赫,相对敌机目标已无任何速度优势和机动能力。因此,AIM-120B的“不可逃逸区”大约也就在25公里范围内,大概与动力射程相同。而我国的霹雳-12空空导弹的作战性能,大体与美制AIM-120B导弹相当。
从逻辑上说,导弹尺寸比近距空空导弹还小那么多的情况下,达到中程空空导弹射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别提其外形不适合高射程。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军火公司夸大其词的能力了。虽然雷神公司号称游隼可以达到AIM-120的能力,但是没有提及是AIM-120的哪个型号。要知道,AIM-120初期版本射程才50~75公里,面对战斗机之类高机动性目标射程更是在20公里以下。如果游隼的射程是追平AIM-120A/B,那么这一切就说得过去了。只不过这种情况下的游隼,其射程可就和AIM-120D相差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