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不仅“好看”更要“好住”——打造老旧小区改造“邯郸模式”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06-21 17:04:45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冀晋萌)走进现在的天苑小区,很难想象它之前“只见小房不见人、垃圾旧货满院摆、道路坑洼积土尘”的景象。“我们小区曾经被称做‘邯郸市最乱小区’,顺口溜都被编了好几套,虽是玩笑,却让我们这些住在这里的人伤心。”小区居民们对记者说。

  针对现实情况,复兴区胜利桥街道决心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立足现存问题,从基础设施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小区“脏乱差”现状。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听取民意,该街道形成“改造必先拆违”整治思路,在做好居民思想工作同时,立即行动,倒排工期、上下联动、多方督导,拆除违章建筑500余处、3900多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8000立方米。

  同时,胜利桥街道秉承“因地制宜、贴近生活、注重细节、服务群众”原则,进行楼顶防水、修补破损阳台、去除墙体杂物、规整绑扎管线、粉刷内外墙体、平整铺设路面、规划建设车位、安装门禁监控、空地全部绿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获得居民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

  针对小区内老年居民多、祖孙三代共同生活家庭多的情况,该小区专门设计搭建了廊架搞立体绿化,还利用拆违腾出的空间打造了“文化广场”,进行了墙绘美化,为居民提供更多活动空间,共享天伦。“小区美了,住起来更舒适,大家又编了一首打油诗,”小区居民李女士笑着说,“‘今日天苑换颜,花草树木齐现,道路修整拓宽,路灯如昼光闪,健身器材齐全,居民欢心开颜。’”

  位于中华大街滏华巷的中华南四号院内虽然只有12栋住宅楼,却包含3家产权单位,居住人员较杂,物业管理不统一,小区路面无人清扫、垃圾无法日产日清、车辆停放无序、小商贩随意占道经营等情况时有发生,居民们怨声载道。“看看现在的小区,整洁又漂亮,我们都快想不起来以前小区啥样了,”居民张女士高兴地说,“特别感谢区住建局,感谢街道和社区,特别贴心地首先征求我们居民的意见,然后才开始改造,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儿。”

  邯山区住建局党组书记牛宪彬告诉记者,他们以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高标准实施了基础设施改造:粉刷内外墙体、更新雨水管道和供水阀门、安装太阳能路灯和楼道声控灯、增设监控、改造小煤房飞线、活动广场铺设塑胶跑道、安装健身器材……一桩桩、一件件,持续优化和完善了设施和环境,小区的安全性、舒适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小区还在楼道口、楼体等处设置了家风家训楹联,悬挂上“新24孝”牌匾,宣传传承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我们在这个院住了二十多年,从没想过它会变得这么好,住在这里真的很舒心。”居民们无不拍手称快。

  据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处处长李雪介绍,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邯郸按照“精准、科学、可操作、易复制”的原则,把群众意见最大、现实问题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除违建、楼顶防水、墙体粉刷、电线整理、下水管道、铺设路面、环境治理、安全改造、文化内涵等9项共性内容,作为全市统一的规定动作固定下来,然后再把不同小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列入改造内容,称之为“9+X”改造内容。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有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不同小区的差异化需求,既简单明了、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小区建筑物公共部位维修到位,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到位,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