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山西:扶贫政策好 群众得实惠

来源:山西日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19-09-19 17:05:59

20190919_fa7ca4331e6b6baf786d635a9a63f1b7.jpg

乡村提升工程让朔城区神头镇换新颜。

20190919_96c01218d45ddf35b668c4694aa1d77b.jpg

平定寨马岭村李润为一家老小搬新家、过大年。

20190919_fa0066b1ee9cd36844f23f241c33ac57.jpg

陵川县西八渠村第一书记刘瑨当起了技术员。

20190919_b52ba724d089cb83c4b694f777fd44c6.jpg

太谷县的贫困村鳌脑村精耕细作让山西小米走出娘子关。

20190919_ecad3a457ebb5cf92a0fb9f79a9005cd.jpg

美丽风景和红色资源相结合,武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健康扶贫暖人心

  讲述人:吕梁市交口县双池镇讲理村村医 李志勇  

  我叫李志勇,是交口县双池镇讲理村的村医。以前村民看病不方便,有时小病拖成了大病。现在可好了,村里完善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备了药品及设备。在我这里,把脉、拿药、打针、输液都可以“拿下”,小病确实不用再外出奔波了。

  我还与村里的贫困户建立了医保服务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为贫困户提供就医指导,贫困户不出村就能搞清楚健康扶贫就医报销等政策。我们的乡村干部、家庭医生“双签约”工作也落实得很到位,实现与贫困群众的精准对接,政策补偿信息库、慢性病诊疗报销信息库、特殊病例用药数据库、全程跟踪服务信息库等都建立了,贫困群众健康状况实现了动态管理、跟踪服务。我还经常给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开展上门服务。

  “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以前村民对健康的担心。现如今,国家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43种慢性病的基础上,新增县内常见的地方性慢性病75种,总数达到118种。在补偿比例上,对省定35种慢性病,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在新农合报销基础上,按中华药典的合规药品补偿至100%,其余慢性病由保险公司按中华药典的合规药品补偿80%,把原本报销无望的地方慢性病病种纳入到保障范围,提升了慢性病患者的受益度,人们不再为看病贵而止步,群众打心眼里高兴。

  我是一名村医,我自豪!

  点评  

  山西省构建“三保险、三救助”体系的医保改革举措,涉及面广、含金量高、指向明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以交口为典型的县区聚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薄弱环节,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完善“三保险、三救助”政策体系,打好健康扶贫组合拳,确保在走向小康过程中不让一个群众因健康问题而掉队,确保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危房改造解民忧

  讲述人:忻州市繁峙县光裕堡乡大木瓜村第一书记 李振朝  

  我所工作的大木瓜村地处五台山北麓,当地农民的住房以木结构的土坯房为主,地基不深,柱不粗,住上几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不同程度顶漏墙裂,住房成了村民一块心病。农民住在危房里,我们不放心,对危房进行改造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危房改造国家补助钱,按说是好事,但起初推进也不顺利。有的年初报了名,却迟迟不动工;有的动工了,却不符合改造标准,这让我们非常着急。怎么办?还得榜样示范引领。高鹏程是一个因病致贫户,患有尿毒症,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住的房子也是危房。2017年,他报名改造住房,4月份刚能施工,便鸣放鞭炮,竖起红旗,第一家开始改造,我们全程跟进,具体指导,一个多月便完工,成为了样板户。邻里邻居以他家为榜样,纷纷备材料、找工队,大木瓜村一时成了大工地。2016年到2018年,大木瓜村共改造危房130余户,实现了贫困户住房安全全达标。村民高志旺高兴地说:“这下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自家孙子住上了改造后的新房,我也就放心了。”

  大木瓜村,原来是繁峙县有名的穷村、破村,如今成了全县的明星村、全省的标杆村。我们清楚,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危房改造,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宜居,大木瓜村只是先行一步,现在已在繁峙全县遍地开花。

  点评  

  贫困群众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实现住有所居是最大的心愿,也是最大的难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以繁峙县为典型的贫困县以保障贫困人口不住危房为目标,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切实保证了农村危房和危险土窑洞改造工作的扎实推进,使广大贫困人口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水通引来产业旺

  讲述人:长治市壶关县店上镇麻巷村党支部书记 杜胜堂  

  因为干旱,因为要活命,几百年来,我们村人最远曾到10多公里外的赵屋村担水吃,因为吃水我们村历史上不知道和邻村发生过多少次不愉快。

  2018年刚开春,壶关县水利局局长张红卫带领一帮人来我们村调研。没过多久,张红卫就在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立下了军令状,发誓彻底解决麻巷村等89个村的安全饮水问题。随后,我也在村里向全村群众立下了军令状:如若2018年不能通水,我和村委会主任就地辞职,不在村里多待一天,流浪他乡。

  2018年6月15日,总投资144万元的饮水工程终于开工。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我们麻巷村人开始向困扰群众几千年的吃水问题发起总攻。

  开工后,工程队倒排工期,在村里新建了一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饮水管道500米、输水主管3000米,新建水表集装井45个。经过5个月紧张的施工调试,2018年12月6日终于迎来了通水的日子,全村所有入户自来水拧开阀门,干净卫生的水哗哗地流入了每家的水缸、水池,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水通引来产业旺。村民孙孝平原来只种几亩旱地蔬菜,现在他建立了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吸纳贫困人口务工,合作社总收入在3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年增加纯收入8000多元。村里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西红柿大棚新增10栋,因通水全村农业增加值超过100万元。

  点评  

  山西省属于严重缺水省份,一些县区贫困村饮水安全还是一个大难题。各县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把贫困村安全饮水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工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采取规模化联网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难题。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

  一技在身闯天下

  讲述人:吕梁市临县招贤镇段家塔村村民 许艳平  

  我是临县招贤镇段家塔村人,家里兄妹多,从小我就辗转在哥哥姐姐家,帮着把10多个侄儿、侄女、外甥带大,这为我日后做月嫂工作打下了好底子。结婚后,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到来,原本紧巴的日子越发拮据。为了生存,我卖过水果、做过保洁,打过数不清的零工,但还是入不敷出,后来为供两个孩子上学甚至欠下了外债。

  正当我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省里免费举办的“吕梁山护工”培训招收学员,我记得是2016年4月28日,在临县白文职业技能学校,通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加上十天的实际操作训练后,我在太原当上了月嫂,拿到了第一份工资3000元。当时可把我高兴坏了,以前做保洁,一个月才1500元,现在一下挣了原来的两倍,简直高兴得没法形容。后来,我的工资是越来越高,干劲也更足了。之所以能赢得客户的青睐,我觉得主要靠淳朴、勤劳的品质和精湛的业务。

  可能是表现突出吧,2018年1月,我还当选为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当上省人大代表后,我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今年5月,我成立了吕梁市艳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护工护理培训。目前已经培训了200多个姐妹,有120多人走上了护工岗位,这些妇女靠技能勤劳致富,撑起了巾帼创业就业的一片天。

  点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吕梁山护工和天镇保姆为代表的我省劳务品牌,实现了扶贫先扶志,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将“闲人”变为“能人”的科学定位、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保姆式”的服务理念,铺就了促就业、创品牌率先实现精准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之路。

  环境改善幸福多

  讲述人: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上沿河村支部书记 刘兴贵  

  我们上沿河村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灵丘唐河大峡谷,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与下沿河村紧紧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兄弟式”邻居,两个村共有315户、762口人。

  在实施乡村提升工程中,我们两个村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在乡村建设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台湾著名建筑师谢英俊团队结合实际,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按照“水清、岸绿、田美、路硬、村洁”的要求,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环境配套设施,形成具有山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力求把乡村提升工程建成百姓心坎上的民生工程。

  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两个村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铺设了沥青路、卵石路、石头街道,修建美化了村内院墙,新建了公厕和公共浴池,安装路灯,建设了联村内污水收集管网,实现污水全收集,选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回用于农田灌溉,这些工程的竣工,一下提升了我们两个村的“档次”。

  路平了、灯亮了,大街小巷也干净了,前些日子还通了天然气,村里要啥有啥,挺好的。党的政策不仅让我们脱了贫,还建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现在我们这里已是秋天,你若来到上、下沿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红瓦房、新颖别致的木门楼,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下熠熠生辉;清澈的唐河水沿村而下,干净整洁的街巷,绿意盎然的村庄点缀在大山之间。我们这里不但景色美,就是医疗、文化娱乐和居住环境也一点不比城里差。

  点评  

  健全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旅游环境、安全的卫生环境是推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和关键。“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全民参与”的贫困村提升模式,可以激发村民在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在共享中化解贫与非贫的矛盾,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基础。

    稿件均由李全宏、和玲霞提供,图片均由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