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8月28日电(王浩庆)又是一年采摘时。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的田间地头,朵朵黄花生机勃勃。微风掠过,掀起阵阵金浪。对59岁的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村民唐万来说,黄花成熟的一个多月,是他一年中最忙碌,也最高兴的日子。
山西大同云州区唐家堡村万亩有机黄花种植基地。新华网 发(赵文贵 摄)
“黄花不等人,要想有钱赚,必须勤快些。”唐万说,采摘需赶在黄花绽放前,特别是黄花见到阳光后会加速盛开,质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采摘工作往往要趁着夜色完成。一年下来,这样的连续作业要持续四十几天。
采摘黄花是个细致活,既不能触碰还未成熟的花蕊,又要保持采摘的速度。新华网 发(赵文贵 摄)
清晨6点50分,随着最后一筐黄花顺利装车,唐万、闫利娥夫妇准备向收购点赶去。村委会旁设置了黄花收购点,村民可在收购点将刚采下的黄花及时称重,现场领到卖花的钱。
早上7点10分,收购点已是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唐万、闫利娥夫妇麻利地将黄花装筐、称重,当晚老两口共采摘黄花138公斤。按照收购价,唐万当下拿到414元现金。
闫利娥走向黄花田边,将采摘的黄花统一倒入筐中。新华网 发(赵文贵 摄)
在云州,像唐万这样的“采花人”还有很多。黄花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让他们不再为贫困而忧愁。
“采花人”头戴矿灯,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新华网 发(王浩庆 摄)
据悉,云州区早在2011年就将黄花确立为主导产业,并结合实际出台了扶持政策。近年来,区里还成立了黄花产业发展办公室,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村民种植、销售、加工黄花提供一条龙服务,推动黄花产业做大做强。
当地村民晾晒黄花。新华网 发(赵文贵 摄)
截至目前,大同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万亩,涉及全市176个村3.62万农户,仅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就有17万亩,产值达7亿元。
同时,大同市正以黄花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快培育全国一流的集种植、加工、科研、营销为一体的黄花产业集群。
田间地头的“采花人”。新华网 发(赵文贵 摄)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小小黄花正逐渐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