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让弘毅文化融入校园血脉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19-11-27 15:38:32



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



 校长申金生讲解高效课堂



 成人礼仪式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虽已初冬,涉县一中校园内,仍绿意浓浓,生机勃勃。

  谈及一中这几年的发展,校长申金生如数家珍:

  “党建统领”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无限活力;“固本铸魂”奠定了立德树人坚实根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保证了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安保优服”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文明校园”、“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届县城百强中学”等称号,连续13年荣获“邯郸市高考成绩优秀奖”,办学水平稳居全市2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第一梯队。

  倡导弘毅,步履坚定从容

  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质量和上限;于一个学校而言,文化体现着学校的精神特质,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申金生告诉记者,弘毅文化是学校致力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弘毅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朱熹集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将“弘毅”作为核心文化理念,倾注着对莘莘学子远大前程的希冀。

  倡导弘毅文化也有着历史与现实的考虑:

  八十年来,涉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忠诚坚忍、激情担当、创新拼搏、团结奉献、科学高效、敢打必胜”的新时代涉县精神,这也是新时代涉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

  涉县一中作为一所有着丰厚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名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更应该“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通过文化和教育,传播和发扬到师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升华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精神,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涉县一中的担当。因此,涉县一中把办学理念和宗旨确定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从“党建统领、依法治校、科研强校、文化立校”四个布局推进工作。

  在弘毅文化的指导下,涉县一中以“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基础,贯穿以女娲精神、129师精神和新时代涉县精神的精华,培养师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奋斗”的品格,最终实现“善良正义、担当创新、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总培养目标。弘毅文化透射出一种健康坚毅之美,涵养学校师生逐步形成广博的学识、勤奋的态度、担当的精神,从而优雅大方、文质彬彬。

  弘毅文化以“修德、砺志、笃学、敏行”为基调构筑整体校园文化,倡导“让善良成为人生底色”“让正义成为道德信仰”“让担当成为立身之本”,使师生从三个维度弘毅致远,追求卓越。

  因为“弘毅”,涉县一中步履坚定从容。

  固本铸魂,成就良好品质

  固本铸魂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公民素养,包括学习与创新、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四大领域的能力和素养。涉县一中把立德树人当做打造弘毅文化的首要任务。

  历史的经验告诉一中人:品德优先,兼顾智力,只有当知识与品德、意志、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才能培养健全人格,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基于此,涉县一中大力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不断丰富弘毅文化内涵。

  顶层设计引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建设“法治学校、智慧学校、幸福学校”。

  立足传统文化。构建德育三年一体规划,强力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编写了《弟子规》《增广贤文》《了凡四训》《朱子家训》等国学校本教材,“孝、和、善、诚、信、搏”每学期一个德育主题,使传统美德在校园落地生根。

  丰富校园活动。在教师层面贯彻“全员育人”理念,实施育人导师制,打造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为主体的德育队伍,举办班主任论坛、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汇编优秀导师工作案例集,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德育水平;在学生层面坚持活动引导,每年定期举办开学典礼、清明扫墓、五四纪念、成人礼、贺中秋、迎国庆、高考壮行、重阳敬老、铭记“一二·九”、诵读中华经典等系列活动,开展爱党爱国、尊老孝亲、诚信担当等教育活动,开展“校园之星”“崇州好少年”“最美中学生”评选活动,加强社团建设,推进学生社团活动常态化,激发学生活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抓实教育实践。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继承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组织师生到129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左权墓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研学旅行,使师生实地感受涉县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情。

  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下,师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品质,助人为乐蔚然成风。王春雷获“河北省模范教师”;申素芬、段光辉获“省德育先进个人”;杨君丽获邯郸市“最美教师”;连彦明获“邯郸市师德楷模”;刘杰老师,危急时刻,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杨鑫波获“全国最美中学生”;2016级马驰敏、郭芷若两名学生,路遇车祸受伤老人,没有“扶不扶”的犹豫,以腿为垫跪地救助,各大媒体接连报道,广大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高效课堂,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有文化的课堂”,是申金生提出的课堂革命理念,渗透了弘毅文化的精髓。涉县一中的课堂教学信仰是: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发展、精神成长的载体。

  以此为基,涉县一中通过专家引领,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开创性地提出了“531”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开阔学生视野,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总体上看,“5”即课堂“五个环节”(预学—交流—展示—检测—小结),“3”即管理“三位一体”(小组建设、学生自治、导师制),“1”即实现“一个目标”(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31”还寓意“我闪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大胆展示,争做瞩目的焦点;在学习中勤于探索、奋勇争先,争做优秀的学子;走向社会大展身手、报效祖国,成为各领域闪耀的明星。

  在具体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涉县一中以导案和学案为两大载体,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教师“点拨”为手段,立足学生学习过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即在课前自主预习,提出问题;课内合作展示,解决问题;课后反思改进,总结问题。学校加强对各种课型的探索,开展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激活学生思维为目标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会质疑、会合作、会表达、会总结、会记录”的学习习惯,使导学案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抓手。

  英语教师张美娟说,根据她上课的情况看,高效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堂“活”了起来,课堂容量也加大了;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锻炼了各种能力,比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效课堂的特征之一,就是“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表达的权利,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的“优生”,是教室里的“第51名学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和参与者。教师的存在,不再是传统课堂上高高在上的说教者,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课堂上,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再是“品头论足、指手划脚”,而是“耐心倾听、答疑解惑”。

  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就不再重要,相反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循规蹈矩按照既往的传统对学生满堂灌,而需要更灵活地应对课堂上的一切可能,这也相应地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涉县一中多措并举,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以应对高效课堂改革的需求。

  为每位教师征订了《高效课堂一本通》,集中培训、自主学习、考试考核相合,掀起“头脑风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业务培训,邀请北京、山东、江西等地的知名专家到校培训,组织教师到上海、河南、山西等名校学习考察;举办全校高效课堂观摩评比,以赛促教。一系列措施使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批优秀教师在省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任晓燕老师获河北省生物优质课一等奖,并应邀到河北师范大学讲课;程李林老师获河北省化学优质课一等奖;贾海兵老师获省级英语创新课一等奖;隋玉微、杨会钰获省级优课;刘罗庆、秦付林、张培、刘聪、王利兵、杨兵杰、刘金景、张晓红、李鹤获邯郸市优质课一等奖;王改花、张利明、吕鑫跃、李丽芳、暴薇薇、冯亚飞获市级优课。

  高效课堂改革,教师关注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质量,更加聚焦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真正做到了让教育回归本源。短短三年时间,课堂这个生态园里已花红果硕,生机盎然,造就了涉县一中高考成绩数量、质量双丰收。2017、2018、2019三年一本上线人数依次为627人、656人、829人,上线率分别为34%、35%、42%,年均增长9.6%,万人口比稳居邯郸市前茅,2019年获第一名。同时,被“双一流”名校录取的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内翻了近两番,国际留学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安保优服,打造幸福校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弘扬弘毅文化,必然延伸到以德治校、打造幸福校园,而安保优服是打造幸福校园的根本保证。涉县一中扎实践行“九心工作法”,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每位教师献给学生爱心,教学常规精心,辅导学生耐心,观察学生细心,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吃得称心,住得舒心,学得安心,家长放心。

  依法治校,让校园平安温馨。建立完善学校规章制度357项,强化制度执行力,从严从实从细抓制度落实。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坚决执行“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事不对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开展专项督查,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切实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推进工作的“助推器”,使各项工作在平安温馨的环境中落地见效。

  关爱学生,使学生幸福成长。喊响叫亮一个口号:“领导服务一线,后勤服务前勤,优化作风强服务。”所有领导俯下身子,真心实意为一线教师服务;所有教师融入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食堂优化重组,引进知名品牌“千喜鹤”,以大众饭菜为主,另设中档窗口,满足不同生活层次学生需求,让学生吃得称心。宿舍全部安装空气能热水器,实现24小时热水供应;增配了宿舍专职夜班保安,实现24小时无缝隙安全管理;为学生专门设置了被褥、衣服晾晒场,让学生住得舒心。教室全部更换为交体机一台,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室安装空调,接入直饮水;成立“清北班”,与北京华夏园、燕博园等教育集团签署名生培养计划,长期合作,使学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学得安心。充分挖掘学生爱好特长,组织8类26个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探究、成长,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校园充满活力,让每个孩子青春闪光,为每个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关心教师,使教师快乐工作。为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完善教工健身房;为解决教师后顾子女之忧,开办教工子女托儿所;为优化办公条件,所有备课室安装了空调。每年组织教工篮球赛、教师生日蛋糕券发放、教工体检、大病救助等工作,教职工家里有婚、丧、病等大事,领导班子“五必访”,让教职工感受到了温暖,提升了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没有前途,一个没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校园看不到未来。申金生满怀期待地说,打造弘毅文化,以弘毅文化为底色筑牢校园文化品牌,才能肩负起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育使命。邯郸日报记者刘承志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