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阶段,小学生自我评价的最重要支持来自老师和同学。老师需要具备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自信?
一、表扬学生要适当
当学生做成一件事后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夸奖,如果老师能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但是,表扬不是简单的的几句“不错,你真棒!”“好样的!”等这类笼统的评价,因为学生能够自我判断他所得到的表扬是否恰如其分。所以,老师要结合实际,用简洁且直白的语言告诉学生这件成功事情背后的意义和作用,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也学会深度思考做每一件事情的意义,从而逐步成长。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贬低性评价是大忌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所以,针对孩子的批评都要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情况下,进行点评。要杜绝一些贬低性、攻击性的词语。
例如学生作业书写不够认真,出现错题,不能说:“跟你说了多少次,书写要规范工整,长没长脑子?”或是“这么简单的题都出错,你用没用心?回去重新做!”这样的言语不仅缺乏教育常识,更是伤害孩子的内心。
平时,“没出息!”“笨!”“没有脑子!”之类的评价,意味着对孩子的贬低和否定,老师随口说出时并没在意,却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老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问题。
三、把有缺点的学生和优秀学生作比较
一些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提及班里的其他优秀生,比如“你看咱们班的班长。”“你能像班长一样优秀就好了。”之类。
不能否认,老师提及优秀生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给有缺点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而敦促学生更好地成长。可这样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被批评的学生要么选择沉默,要么提出反抗。其实,当老师将两类学生做比较时,暗含着对批评的学生否定性评价,特别是学生已经有了好胜心之后,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激励而是严重的打击。
所以,老师要学会使用期待的话语点评学生的缺点,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如果学生做事慢条斯理、写作业特别磨蹭,切记不要向孩子表达“你太慢了,让人难以忍受!”或者“你必须加快自己的动作!”。这些“诚实的表达”,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老师可以在肯定孩子其他优点之后,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接着表达:“我觉得只要你再努力一点,你的速度会更快。”"我感觉你的书写还有提升的空间。”等,这样,既顾及了学生的面子,也帮助学生看到了发展方向。
事实上,所谓的表扬和批评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只有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才能使他们的行为更加规范,而潜意识地激发使他们的态度更加端正,不走偏路,健康成长。田国廷
(作者系邯郸峰峰矿区太安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