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被广泛使用后,人们的交流和交往方式都形成了许多改变。比如它提供的转账和红包的功能很大程度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原本人们想要随礼时都要当面赠送或是靠让他人代为转交,但如今人们可不用再局限于以传统方式赠送礼金而是能借助微信来更方便地进行转账。
我的初中同学晓芸毕业后做了一位数学老师。去年,晓芸还担任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晓芸为了班里同学的成长和发展付出了许多心血,在一年多的相处中,晓芸也同班上同学有了很真挚的师生情。
班上的家长和同学也一直都对晓芸的工作十分配合,在晓芸的带领下班级的学风十分不错,成绩也处在年组的前列。
上周五,晓芸在班级群里公开了自己周六要结婚的事。因为要休婚假所以晓芸有几天会不在学校,她要学生们在自己不在的这几天也要安心学习,好好表现。
当有学生问起自己可不可以去参加老师的婚礼时,晓芸便大方地表示班里的同学都可以过去,并且还着重强调大家不可以送红包和礼物给自己,大家的祝福就已经是最好的礼物了。
婚礼当天,许多同学和家长都去了。不过隔天当晓芸看到微信时,却真的有点儿懵了。原来班上的家长统一都通过转账给自己随了600块钱,一大堆的转账消息让晓芸着实震惊了。
晓芸只好在表达感谢的同时告诉家长自己不能接受这些红包。
其实不同家长在听说老师结婚时也会有不同应对方式,有的会选择用言语问候的方式来对老师表示祝贺,有的则会采用礼品或礼金的方式来向老师表达心意。
那么家长选择每种方式都是出于哪些考虑呢?
1.礼金
中国人一直都有着送红包表达祝福的习惯。因此在处理与教师的关系时,有的家长也会采取送礼金和红包的方式传达对教师的重视和祝福。
为避免当面直接送礼会有被拒绝的可能,家长们则发明了许多巧妙的送礼方式。比如有的家长会在给老师送糖的时候将红包悄悄塞在糖果下面。这样家长被拒绝的可能就小了许多。
2.礼物
礼物也是颇多家长向老师传递祝福与问候的方式。
一些家长会考虑购置一些礼物送给老师。尽管并没有特别贵重,但他们觉得这样也能让老师对孩子产生更好的印象。
3.语言祝福
语言祝福是一些家长会采用的方式。由于现在已越来越强调教师廉洁从教的问题,所以许多老师都会同家长表达自己坚决不肯收礼的立场。
当一些家长仍坚持着要送礼时,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拒绝。因此久而久之,家长们就放弃了送礼的想法。
4·不会特意有所表示
在一些家长看来,结婚是老师的私事,因此当老师没有特意向大家公布时一些家长会觉得老师也许是想保持私人生活和学校工作内容的独立性,不希望大家关注。
因此一些家长便不会去特意通过言语和礼物、礼金等向老师表示祝贺。
事实上,如今教师都会在被赠送礼金和礼物时选择拒绝,同时还会在平时声明自己不收礼的立场。
不过,鉴于以往存在的一些教师收礼甚至索要礼物的现象,很多家长对教师不收礼的说法也存在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由于担心教师是在通过侧面提醒的方式鼓动家长送礼,一些家长反而会在教师强调之后开始送礼。
作为宝妈,在和其他做教师的同学聊天后,我发现基本大多教师都是真的抱有不愿收礼的态度的。
一方面是因为收礼违反了规定,会给自身带来麻烦,另一方面有师德的老师不管家长是否送礼都会公正用心地对待孩子。
你觉得家长应给教师送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