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二陈曦
这周六,学校组织我们来到馆陶县教育小镇进行研学旅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祭拜孔庙。
孔庙祈福,是中国学子们的一大“传统”,是对自己十年寒窗苦读所寄予的一种厚望的体现。
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迈入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位衣袂飘飘,面带慈和微笑的长须老者塑像,双手交叠,静静倾听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学子心中小小的愿望。
指导老师教给我们一套简单的祭孔礼仪,双臂微抬,双手交叠,呈跪拜之势。是啊,我们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仪式,自然都十分新奇,连平时最“桀骜不驯”的几名男生,都绷紧了脸。四礼毕,入大成殿中参拜三位圣人的坐像。
殿内孔子的塑像是我从未见过的模样,少了几分慈祥,多了几分身为“万世师表”的威严。他身着正装,手持书卷,双唇微启,仿佛下一秒,大殿内便会响起他那庄重的讲学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殿两侧分立着孔子座下最得其真传的两位弟子,“复圣”颜回与“宗圣”曾参,颜回手捧玉圭,象征着人的品行要如玉一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曾参则手持桃木杖,象征着其继承孔子的思想,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二人面貌则相对温和一些,带着微笑,隐含着几分鼓励的意味。是的,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也同样经历过求学生涯的磨难、艰苦与阻塞,才能修炼出一颗平和宁静而又坚定执着的内心,使他们愈挫愈奋,终成大学问。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学识上的传承,更是那穿越千年的心与心的对话,是精神上的交流。
回视大殿,殿内一片肃穆,静下心来,明确自己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向,勇敢前行。
我迈出孔庙大门,夕阳斜映着归途,心中也仿佛显现出这样一条光明的道路。
(点评:本文小作者在记叙一次“孔庙祈福”的经历,“好奇”而“敬畏”的心理真实可感,在对庙中塑像的描写,细致而入微,鲜明而生动,描写顺序得当,并能结合自己的感悟写得深刻而又有内涵,结尾处融情于景,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指导教师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