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感知历史 探索新知 百余名邯报小记者参观邯郸市博物馆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20-01-17 08:53:09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邯郸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1月12日,《花季雨季》小记者周刊组织百余名邯报小记者到邯郸市博物馆参观。

  当日上午,身着鲜艳“红马甲”的小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走进市博物馆中央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以赵王陵出土的青铜马为原型创作的青铜马群雕,气势恢弘,突出了光辉灿烂的赵文化精神。

  据介绍,邯郸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内常设《磁山文化》、《赵文化》、《邯郸古代石刻艺术》、《方圆世界——中国古代钱币展》和《磁州窑瓷器陈列》五大基本陈列,反映了邯郸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馆内藏品按质地分为瓷器、陶器、青铜器、钱币、杂器、民间艺术藏品等大类。一件件精美的历史文物向世人昭示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小记者们漫步展厅之中,观看展柜内的精美文物。这里的陈列以时间轴顺序排列,分为赵国政治军事改革、赵国经济、赵国礼乐制度、赵王世系、赵国疆域、赵国城建、赵氏王陵等几大部分,陈列展出青铜器、陶器、石器等文物,深刻地体现了赵文化精髓。在《赵文化》陈列中,赵王陵二号墓发现的随葬车马真实再现了考古出土的情况,以文物、文字、图片、模型等方式充分地将一个雄伟的王国——赵国,一个壮丽的王都——邯郸展示了出来。

  小记者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博物馆参观,参观过程中,他们充满了好奇。“这个像小木棒一样的骨器是做什么用的?”“石器是怎么打造的?”……博物馆就像一架时光机,为小记者带来一次“穿越之旅”。面对一件件文物,小记者们个个踊跃提问,讲解员一一耐心解答了有关的历史问题。在磁山文化展区,小记者们了解到磁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华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考古发掘除发现房基、灰坑及粮食窖穴外,还出土了6000余件陶、石、家禽家畜、炭化粟等器物与动植物标本。其中,“粟”、“胡桃”、“家鸡骨”的发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博物馆内一个个展厅布置古朴雅致,展厅内既有图版图表、沙盘雕像,使之与场景、展品完美契合,让小记者们可以体验到更好的参与性、交互性,更好地将历史场景生动还原。

  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仔细聆听讲解员对场馆及馆内文物的介绍,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次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让我了解了家乡的前世今生。”小记者刘诗宇一边拿笔记录着,一边感叹着先人们的独具匠心和博物馆的人文魅力。随行的家长也表示,邯郸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了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对孩子和家长而言都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使小记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邯郸历史文化的了解,开阔了视野,感受了快乐,更收获了知识。记者高峰 宋尚勇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