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待春暖花开闻书声朗朗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20-03-06 10:30:03

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开展帮扶工作

机关干部帮扶企业复工复业做好防控工作

办好“空中课堂”


 

学习锻炼两不误

各学校准备了充裕防疫物资

丛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振江(右一)进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丛台区教体局织密防控网做好复课准备 

  3月3日,丛台区教体系统大流调培训视频会在丛台区教育体育局五楼会议室主会场召开,全区学校相关负责人通过直播接受培训——丛台区教育系统正在为各中小学、幼儿园复学复课紧张行动着。

  学校复课关系到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区领导高度关注,多次深入校园一线了解筹备复学复课的工作进展。

  2月10日,市教育局局长张荷红带领相关人员先后到丛台区丛阳小学、汉光实验小学、连城小学等学校视察疫情防控工作,对丛台区学校物资储备、人员摸排、数据上报、台账资料、开学准备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月28日,丛台区区长王立伟、副区长刘长珍先后到中华桥小学、丛台小学、荀子实验小学等学校详细了解防疫工作进展;3月1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耿温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成,副区长刘长珍先后到逸夫艺术小学、赵都小学、展览路小学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大流调工作。

  在市教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丛台区教育系统复学复课准备工作稳步推进。

  “两案七制一报告”:铺就制度之轨

  丛台区教育系统有300多个单位,10余万师生。如此庞大的群体要做到底数清楚,行动一致,反应迅速,动态追踪,既考验丛台区的治理水平,也考验着丛台区教体局工作者的攻坚能力。

  2月上旬,丛台区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丛台区教体局开学后工作方案》,明确了备齐防控物资、全面进行消杀等11个方面工作,为做好开学准备指明方向。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标准越来越清晰,工作要求也却来越明确,方案在实践中不断细化。依照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丛台区又相继制定了《丛台区教体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和《丛台区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预案》,从开学前防控准备、开学时启动防控措施、开学后常态化抓好防控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建立起《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丛台区学校晨午检制度》《丛台区学校复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丛台区学校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丛台区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制度》《丛台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制度》《丛台区学校通风及消毒制度》等七项工作制度,将开学后的摸排报告、消毒卫生、应急处置、健康教育等工作要求落于书面,规范执行。创新制定了《丛台区学生接触人员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将学生一同居住的亲属、接送学生的人员和托管机构的工作人员等校外接触人员也纳入摸排上报的范围,形成了“两案七制一报告”防疫工作制度体系,确保教育系统在开学前后做到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处理及时。

  为了让教师学生家长更加清楚而快速了解工作要求,方便学校实际操作,丛台区还制作了《丛台区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处置流程图》《丛台区学生晨午检检测记录卡》《学生家长教师明白卡》等辅助性图表。

  制度的落实离不开有力的督导,开学的条件需要总体的考量。为了明明白白掌握并衡量各学校是否具备开学条件,丛台区精心设计了《丛台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复学复课验收明细表》,简洁明了地将工作标准以条目方式列出,方便督导验收工作的开展。

  建立高效的机制,制定详细的方案,设计实用的图表,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铺就了制度之轨。

  尽力筹措,多方支援:夯实物资之基

  1月22日,丛台区五里铺小学防疫工作负责人程志远一早就开车来到学校,将84消毒液、酒精、碘伏、口罩、体温电子测试仪、喷壶等防护物资大箱小包地搬到学校卫生室。按照区会议精神,前一天晚上他迅速联系生产厂家购买防疫物资,提早为假期之后的开学做好准备。

  口罩、红外线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十分稀缺,放假期间物资用量还不大,一旦学生返校,教师返岗,物资不足将会是疫情防控的硬伤。

  丛台区积极协调,为学校寻找货源,统一调配支援薄弱学校。学校也各尽所能,加大投入:有的学校资金不足,学校干部就个人垫资;有的学校学生多,需求大,校负责人就四处打听购买渠道。曙

  光小学总务副校长申剑把学校所缺的物资逐项列出清单,与全市各大药房建立密切联系,发动身边在医院工作的朋友积极争取,同兄弟学校加强交流沟通,并时刻关注网上物资动态,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物资供应信息。在得知县里物资相对充足的情况后,他立刻驱车一百余公里,到县里进行采购。

  部分民办学校和机构在备足己用之余向区教体局捐赠了大批物资。2月2日上午,弘文教育举办者向区教体局赠送了150桶84消毒液;2月4日,北师大邯郸附属学校向教体系统捐赠口罩1000个,消毒液50桶;2月5日,创A教育集团向丛台区教体局赠送了消毒器、消毒液、方便面、面包等防控物资。一批又一批物资,满载着民办教育的担当与奉献,体现出危难时丛台区教育系统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援学校防疫工作。2月6日,中国书画研究平台、市兆昌物业、市聚贤书画院向教体局赠送消毒液2000斤;同日,经昌商贸伊利学生奶推广中心安排人员和车辆为丛台区教体局工作人员捐赠牛奶、面包等食品;2月9日,河北威娃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向丛台区教体局和滏东小学捐赠了消毒液、医用酒精、方便面等物资。

  学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尽己所能贡献力量。2月9日兼庄中心校汉霸庄学校二年级1班家长为学校捐赠了200个口罩;2月18日,东耒马台五街村医李庆峰向东耒马台学校捐赠医用口罩300个,医用手套150副,防护镜3个。

  学校自身的筹措与各方力量的支持,极大地充实了丛台区教育系统的物资储备,为开学后的防控工作夯实了物资之基。

  达成共识,突出重点:织密防控之网

  人员摸排是丛台教育系统加强联防联控,控制疫情发展的中心任务。落实全面摸排工作,是科学判断形势,抓住防控重点的前提。丛台区教体局自1月22日开始,就持续开展教体系统拉网式大排查,当时的工作经验不多,所有人都是在战争中学兵法,在大海中学游泳,在工作中找方法。

  为了按时完成上报表格而通宵达旦,为了保证数据真实而反复询问,为了全面了解情况而重新设计表格,短短半个月时间,摸排工作的体系成型,流程越来越顺畅,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摸排的范围从刚开始的学校师生,到后来加上了工勤人员、校外培训机构专职教师,再扩展到教职工家属、外籍师生,甚至还承担了涉武大学生的摸排工作,摸排总人数达12余万人。

  “一定要耐心解释,反复教育,打消教师和家长的顾虑。”在丛台区教体局系统的会上,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振江反复强调要确保数据真实,避免出现瞒报、漏报、误报。在摸排初期,面对个别教师和家长不太重视疫情,没有如实报告个人或孩子健康状况、接触史的现象,丛台区教体局非常重视疫情形势和政策的宣传,要求每一所学校用心解释,做通教师家长的思想工作,树立了“出现情况不可怕,隐瞒情况才可怕”的共识。

  在各学校的宣传教育下,更多的人对疫情和摸排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上报发热的人多了起来,一些有接触史或次接触史的教师和学生也主动汇报情况,并在区疾控部门或医院的指导下做好隔离观察。重点人群增多,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丛台区教体局防控办的墙上有一个大白板,排列着发热人员的姓名、病因、所属学校等信息,工作人员说:“掌握了信息,也就掌握了防控工作的主动权。”

  随着重点人群陆续康复或解除隔离,发热人员检测后也一一被排除,外地未返邯的师生成了摸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学校按照区里要求加紧联系外地师生,全面了解其现居住地,逐一掌握其返邯时间,每天报告体温,并要求所在学校建立专门档案。对有返邯计划的人员,要求其返邯后第一时间报告,做好居家隔离,并同时报告所在乡办社区。

  在区教体局防控办的铁皮柜子中,陈列着教职工台账、学生台账、教职工家属台账、发热人员台账等与摸排工作相关的10个台账,所有教职工学生全部建档立卡,确保人员全覆盖、无遗漏,做到应排尽排,底数清楚。这些文件记录着每天汇集的信息,也是判断能否复学复课的重要依据。

  因时施教,各展所长:竖起防护意识之盾

  有制度、有物资、有底数是疫情期间复学复课的重要条件,学生保护自己的意识和知识则是使制度落地、物资起效、底数向好的内在因素。

  丛台区各学校立足岗位,施展特长,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开学后学生遵守学校各项防控制度,做好宣传。广安小学防控冠状病毒网络课堂、滏东小学防疫“每日一课”、秋实园苗苗课堂、黄粱梦中心校“战疫之声”、连城小学度假网课、和平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外国语小学亲子体育课堂等好案例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丛台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长期宅家的生活中教会学生调节情绪,保持健康心态。该区在丛台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党员先锋系列报道,宣传党员干部、党员教师中的典型人物,树立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光辉形象;录制了致敬教育系统防疫一线干部和一线教师的系列视频;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组建心理援助团队,负责心理知识宣传和师生家长的心理疏导。

  各学校也深入挖掘教育防疫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将其事迹编写成美篇,特别是将许多夫妻并肩作战的家庭作为宣传重点,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步桥小学学生、家长录制散文诗,颂扬医务工作者展现的奉献精神,引起共鸣;安居实验小学、赵都小学、连城小学等多所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堂或家庭教育课程,起到了很好的疏导作用;秋实园苗苗课堂手脑结合,把儿歌和绘画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个人展示互相带动,丰富幼儿宅家生活。

  丛台区针对学生开展的系列宣传教育为开学后的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让学生既熟记良好卫生习惯常识,又树立战胜疫情的乐观信念。

  打造“两室”,全面消杀:严守校园阵地

  为迎接学生返校,各学校门卫室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即有专人盯守、有检查桌椅、有台账记录、有检测仪器、有宣传标语、有专门标识、有出入证、有值班室、有消毒用品、有废弃口罩回收箱,严格管控入口,进入校园一律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每个学校还专门建立了隔离室,明确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医护器具和药品。

  各学校制定本校消毒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加强消杀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学校消毒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保证预防性消毒效果。各学校幼儿园每天对办公室、教室、走廊等人员活动场所进行两次消毒杀菌,并做好消毒记录。荀子实验小学为每个班配上了紫外线消毒灯,定期集中消毒;曙光小学、中华桥小学等学校利用大型喷洒消毒装置对校园进行彻底消毒;兼庄中心校在兼庄乡政府的支持下,由村委会对下辖各校进行全面消杀,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此外,区武装部民兵分队和蓝天救援队对我区中小学进行了全面消杀,对学校消毒杀菌工作给予了充分支持。

  开通远程教育:确保“停课不停学”

  为有效落实“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丛台区印发了《丛台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实施意见》《丛台区教研室关于建立小学学科资源库的实施方案》和《丛台区教研室关于建立初中各学科资源库的实施方案》,以“家校结合、教学不断、网络授课、质量不减”为工作方针,建立集上课、作业、辅导、反馈于一体的远程教学体系,组织各学校优秀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储备教学资源。

  各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制定本校的备课教研方案,因地制宜创新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和作业辅导的方式,布置备课、授课和教研任务。

  丛台区把“停课不停学”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机遇,经过全区73名骨干教师近10天的精心准备,丛台区初中学科资源库正式上线。2月14日,在全区157名业务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丛台区小学各学科资源库高标准、高规格按时完成并上线。2月10日,区属各中学先行开始网络直播授课,2月17日,邯郸市小学“空中课堂”开播。各学校老师还利用钉钉直播平台,和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课前、课后在线辅导,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记者常慧杰通讯员姜延彬武少璞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