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崔桂敏)邯郸峰峰矿区滨河小学结合当地极具历史内涵的响堂石窟文化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研、搜集素材等方式,历经3个月时间完成《石窟文化与传拓技艺》的编撰印刷,并列为学校特色课程。
期间,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聘请专业老师传授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碑刻、器物,选择擦拓、扑拓、揉拓、点拓等不同的上墨技法,简单掌握了“因碑用纸、因纸用墨”等操作要领。将传统的传拓技艺推陈出新,不但拓瓦当、钱币、碑刻,而且还拓树叶、年轮、鱼类、蔬菜等,将狭义的传拓概念延伸放大,提出了“万物可拓”的广义传拓新理念,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做拓的乐趣。
在拓片艺术教学中,学校老师在学生学习拓片技艺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等多方面能力。学生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巧手,尽情地创造美、展现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但唤醒了学生们的艺术创造潜质,更激发了学生对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几年来,峰峰矿区滨河小学立足学生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教材和校本特色为载体,利用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足球节、每月一支歌、国旗下表演、磁州窑文化研学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多种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在3—5年级全面推行了篮球课、篮球操、冰球等课程,在全校普及武术课。学校利用延迟放学服务,结合活动中心、家长、社会专业人士,开设了茶艺、传拓、研学、小机器人等二十多个特色社团。
学校还大力开展“阅读”教学,提出每日成语、每周一诗、每月一本书的“三个一”阅读活动,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经典诵读和“小故事大道理”、古诗新唱。通过进行学生采蜜集、摘抄本、读书笔记的展览以及读书节的举办、读书打卡、读书小明星的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