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农民工流向出现新变化,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从事第三产业。这反映出随着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劳动强度较小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吸引年轻一代农民工。
毋庸讳言,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不少地方出现了“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两难境地。特别是一些传统制造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更难。于是,有人一味指责现在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更“挑活儿”,好高骛远,不愿从事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岗位工作。这种指责,有失公允。
年轻一代农民工更“挑活儿”,未必是坏事。实话实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劳动强度比制造业、建筑业总体上要轻不少,但工资收入差距并不大,有的甚至还高于一般的加工制造类企业。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一代农民工更多会选择从事第三产业,这合情合理,也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讲,年轻一代农民工更“挑活儿”,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变化,是在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地方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现在靠体力劳动拼资源、拼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必须积极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从而降低劳务需求,缓解用工压力。
一些招工难的企业除了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外,还要尽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在员工生活上也要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现在不少企业给员工宿舍配备了电视、电脑等,这正是在适应新一代农民工更“挑活儿”的需求,是增强企业吸引力的务实之举。在此,提醒某些企业,如果再不转型升级,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可能会被年轻一代农民工“逆向淘汰”。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