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考心仪的大学,是一门心思非这个大学不上,但是这个大学只招应届生。我搞了很多很多……也就是所谓的……然后我就成了应届生。”近日,艺人仝卓在直播时说的这段话引起轩然大波,被热议为“翟天临事件2.0版本”。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在舆论压力下,仝卓公开道歉,仝卓之前所参加的综艺节目也迅速和他进行切割,果断弃用。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仝卓高考时所在的山西省教育部门,分别表态要秉持“零容忍”态度,对仝卓当年往届生变应届生事件进行彻查。
有仝卓的粉丝为他辩解称,仝卓虽然把自己从往届生变成了应届生,但是他复读以后并没有考取那所只招收应届生的高校,实际上并没有从中获益。如此辩解,显然无法得到广大民众的谅解,因为没有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不能掩盖你违法违规的行为。
舆论沸腾的背后,是人们对少数人破坏高考公平的担忧和焦虑,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众所周知,一些高校,尤其是军事院校,只允许应届生报考,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把身份从往届生改成应届生,无疑是对应届生合法权益的侵害。更何况,这样的侵害可能会改变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常说,当你在一间屋子里发现一只蟑螂,往往意味着这间屋子里已经有了很多蟑螂。那么,仝卓被曝光,会不会意味着背后有更多的“仝卓们”通过“一些方法”改变了自己的高考报名身份?这才是公众最担心的,也是对这件事给予强烈关注的原因所在。
教育公平是一种底线公平,对教育公平的破坏,就是对社会底线公平的破坏。正如当年“明星学霸”翟天临学历造假一样,仝卓事件也给了公众,尤其是广大考生父母以警示:切莫通过违法违规手段破坏教育公平,否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已经介入调查,我们期待真相早日浮出水面。最关键的是,要查明仝卓当年是通过什么手段、什么关系把自己的往届生身份变成了应届生,这其中是否涉及以权谋私、教育腐败等问题,从而在源头堵住漏洞。如此,才能真正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