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高考,人生途中的一个驿站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20-07-09 17:25:05

  无论得意、欣喜,还是怅惘、懊恼,于所有刚从考场鏖战归来的孩子而言,高考结束了。

  既然结束,那就在心里划个笔力遒劲的句号。向昨天,向自己,向曾经台灯下伏案的孜矻背影,向远方脑海里盘桓的飘渺悬想,一并告别。

  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走出高考后的今天,格外簇新、锃亮。

  因为,于悠长的人生来说,高考不代表什么,也不说明什么。明天,不管是远赴他方,继续到高等学府深造,抑或向天边云朵挥手,走向充满希冀的职场,高考,都只是你人生旅程里途经的无数驿站中的一个。

  而明天,充满种种美好,种种可能。考上大学固然挺好,但人生的路千千万,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

  自子夏首倡“学而优则仕”,隋炀帝开科取士,唐太宗看着应试举子鱼贯出端门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叹息,再到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打油……一路下来的“高考”,诚然打破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僵局,为柴扉瓮牖之家子弟开辟了向上流动的通道,也即“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但同时,学习的本意被篡改了,

  读书人不再具有独立的学术精神,课堂成了通向魏阙的跳板,学习成了谋官的手段。书生们蠕动其间,变成钻在八股里制艺的书蠹,独坐寒窗下,兀兀以恒年。

  学习是为了启思开智,明是辨非,修身养性,弘道济世,纯然是“为己”,而非汲汲功名,插貂簪缨。

  “三年学,不至于谷。”孔子说得多好呀!多年致力于学习,不是为了求官食禄。那,我们为什么非要为学习确定一个物化的动因和具化的目的?

  唐寅诗刺:“白露蒹葭八月秋,征鸿又作稻粱谋”,李复高标:“无言尽恋江湖乐,未肯相随腐鼠术”,话虽稍显绝对,但值得品咂。

  路很宽,道很长,前方风景殊佳处不可胜数。

  魔岩三杰的何勇在《钟鼓楼》里唱:“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对,题难就难吧,离开试卷,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可以肯定地说,绝不只是高考这一程。  韩鹏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