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雪强
朱熹曾说:“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他一生以“道”的理念培育健康的身心,将现实和精神融合在一起,采用中和的态度养生。
其实,这句话、这样的理念用在读书上也是恰当的。
读书,不可能一群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热闹,毕竟需要环境安静,读书人心平气静,方可进入书中世界。读书,也不是一时之功,今日读,明日不读,想读便读,不想读便忘却于脑后,如此,是很难读出什么大收获的。非得是日日读,年年读,如此这般,读了五年,十年,二十年,方可配得上“读书”二字。
读书,要耐得住寂寞。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不管窗外事多么纷繁复杂、扰人心神,你读你的书,你明你的理,你修你的身,你增你的智,你养你的德,持之以恒,自觉、自律、自省。倘若因为寂寞,放下书卷,投入到繁华热闹中去,亦非不可,只是,书便会离你越来越远,从朋友变为陌路,也未尝可知。
读书,要经得住诱惑。一旦被功利诱惑,被功利束缚,人往往会变质。被利益牵住鼻子的人总会忘记初心,乃至忘记良心。但,读书并非代表清贫,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或围炉细读,或拥被静思,这在很多人看来,已属奢侈之事。读书,更多的是行动,是精神的富足。真正的读书人看得清是非曲直,是明眼人。
内外兼修,静心读书,一日复一日。好似一遍一遍地去淘洗自己的篮子,看似没有打上来水,毫无收获。实际上,多读书,就好比装了煤炭的篮子经过了水的洗涤,变得干净了。尤其是读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作品,一开始可能读不进去,读过一遍或者忘记大半,有时可能只记住了里面的只言片语,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那些神奇的文字会偷偷地影响你,水一般净化你的心灵。
书,像一段一段的旅程,走一程,读一程,悟一程;书,像一杯一杯的浓茶,品一口,想一口,享一口。读书,必是乐在其中,无有烦忧,如若不然,大概是读书尚少。我常常将自己一人丢在窄小的书房或者空旷的阅览室当中,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读个痛快,全身通透起来。
读书,在我,实在是如同养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