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的真实写照,班主任更是如此。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既繁重又细致,有时候孩子们做的事情让你哭笑不得。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使自己不至于忙得不知所措,又能按时完成各项事情,这就需要自己把这些工作有条理地安排好。
我认为作为班主任,首先是要把班内的各项工作安排好,让班内事情责任到人,哪里出现问题就找负责人,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那么这些事情安排的前提就是构建班委组织,而构建班委组织首先选的是班长,其次是各区负责人。
班长是班内的第一责任人,这个位置尤为重要,他的脾气性格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这个班级的走向。所以这个位置的人选一定要性格稳定、学习程度中上等、必须不能是调皮生、执行能力强、有责任心,还不能多次更改。
班长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落实好班主任布置的班内任务。班主任每周都会有例会,布置本周要开展的活动与任务,但开展又不是班主任个人开展,而是对学生开展活动,那么此时你的助手——班长就是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班主任也是人,也有家庭,不可能每时每刻陪着自己的学生,那布置的事情在执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就需要班长去协调,想法设法执行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不能遇到情况就停止前进。班主任也要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培养班长,但有两方面是必须要培养的,那就是处理事件的能力和管理思想。
既然已经选择好了班长,那么班长配合班主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选各项工作负责人,具体有:副班长(替补班长)、体育委员、室内卫生负责人、卫生区负责人、餐厅负责人、宿舍负责人、班级文化负责人、监督职位岗。这些负责人的选择一定要多征求班长意见,因为他们是班长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负责人下的组长、餐桌长、宿舍长、文化员等人员选择,就要靠班长和负责人。他们自己尽心尽力选的人具体执行力要比班主任选的强很多,因为那是他们需要安排的工作而不是班主任。如果哪里出了事情,班主任就可以问班长,班长找负责人,负责人找组长,组长找组员,层层下去,很快就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这一套程序下,可以保证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快速找到原因,并迅速做出处理。
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要你可以发现其优点并尽可能地去运用,缩小其缺点。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竭尽所能,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掌握成长和生存的技能。 张永燕(作者系邯郸市鸡泽县浮图店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