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
粮食安全一直为人关注
今年重庆入汛以来
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
出现超警以上洪水的河流数量
近10年来首次破百
其中40条次河流出现超保洪水
而洪水的警报刚刚解除
旱情的“警讯”又已传来
据气象部门预测
7月中旬后期开始
全市大部地区
有25~30天轻到中度气象干旱
东北部部分地区
干旱天数可达30~40天
在这个旱涝并存的夏天
重庆的粮食还好吗?
重庆的粮食生产还稳得住吗?
近期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的农情专家
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你关心的事儿
每一件都在下面了!
总体来看
汛情对全年粮食收获面积影响程度有限
据农情调查
截至目前
重庆全市粮食成灾面积约20万亩
较上年同期偏重发生
但总体来看
成灾面积仅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
0.66%左右
对于全年粮食收获面积
影响程度有限
6月中下旬以来雨日增多
导致部分地区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
苗情较前期有所下降
但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目前看来
对作物单产影响有限
持续阴雨导致
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有所加重
由于各地防控意识较强
重庆市重大病虫暂未造成明显损失
同时,农情专家表示
降雨量偏多
有利于增加池塘、水库蓄水
对于后期可能发生的高温旱情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999万亩
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不变
年初重庆提出
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2999万亩
洪涝灾害发生后
粮食生产的目标有调整吗?
对此农情专家表示
据农情前期对各区县的种植意向调查
今年农户种粮积极性有所恢复
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约40万亩
重庆南川区福寿镇大石坝村的优质稻种植示范区。资料图片。新华网 发
同时
针对前期灾害偏重发生的情况
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抢时补改种粮食作物
截至目前
今年已补改种粮食面积7.05万亩
因此
从实际生产情况的角度出发
全年粮食面积
稳定在2999万亩左右的目标
不会改变!
大春粮食作物生育前期
重庆市大部地区晴雨相间
热量充足、光照正常
在土作物苗架长势良好
近期受暴雨洪水影响
苗情虽有所减弱
但据7月中旬苗情监测显示
全市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苗情
较去年同期相当
部分地区苗情优于上年同期
因此,农情专家认为
只要作物生育后期
温光气候条件相对正常
重庆市粮食生产目标是能实现的
强化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无法恢复的田块及时改种其他作物
洪涝灾害发生以后
重庆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尽快恢复粮食生产
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对此,农情专家介绍
重庆强化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及时组织人力物力疏通沟渠、
抢排明水、排涝降渍
科学调控肥水,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指导农户对受淹损失较重
且无法恢复的田块
及时补种改种
生育期短、有市场需求的作物
并指导受灾地区
抓紧修复水毁农田
为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创造条件
此外
农情专家还透露
重庆已经积极争取国家投入资金
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同时
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农业保险相关措施
重庆将积极协助保险公司勘察定损
落实理赔资金
支持农户尽快恢复生产
严防旱涝急转
提早修缮农田集雨蓄水设施
近期重庆市气象专家预测
重庆今年有可能发生较重的伏秋旱
目前全市已入中伏
粮食生产接下来是否会受伏旱天气影响
重庆将如何应对?
对此
农情专家介绍
目前
重庆市主要秋粮水稻、玉米
已进入生育后期
高温伏旱
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有限
低海拔地区玉米已进入收获期
山区玉米只要加强病虫害防控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不大
重庆市已经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
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
严防旱涝急转
提早修缮农田集雨蓄水设施
蓄积雨水,拦截地表水
增加池塘、水库蓄水
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用水
密切关注土壤墒情
指导农户科学管理
用科技减灾促丰收
重庆水稻收割场景。资料图片。新华网 发
重庆还会
千方百计扩大晚秋生产面积
因地制宜发展晚秋作物生产
筑牢全年粮食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力保全年粮食丰收
听完农情专家的介绍
你是否稍稍放心了?
相信在金秋季节到来之时
金色会成为广袤田野上
最厚重的底色
丰收的景象
会是巴山渝水间最亮眼的风景!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三秀社区水稻种植基地。资料图片。新华网发(甘昊旻 摄)
文字:韩梦霖
文中资料来自重庆市农业农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