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定州缂丝:千年瑰丽

来源:新华网编辑:马永欣发布时间:2019-12-15 18:07:13

(文化)(1)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右)在给游客介绍缂丝作品。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2)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在制作缂丝。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3)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在制作缂丝。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4)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在制作缂丝。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5)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在制作缂丝。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6)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在制作缂丝。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7)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12月14日,游客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参观缂丝作品。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文化)(8)定州缂丝:指尖上的千年瑰丽

  这是12月14日拍摄的缂丝作品。 定州缂丝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誉,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河北定州积极推介缂丝,促进缂丝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