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江西:“闪电”转身迎商机

来源:江西日报编辑:马永欣 发布时间:2020-04-15 16:01:23

  “吱吱吱……”整洁的车间内,几十台3D打印机开足了马力。这是4月7日记者在瑞昌市江西三帝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瑞昌与湖北隔江相望。三帝公司原定2月3日开工,1月30日却接到延迟复工通知。公司负责人付星告诉记者,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三帝公司的工业级3D打印,去年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客户不能复工,订单为零;公司迟迟不能开工,产出是零;员工无事可干,就业如何稳定?付星坐不住了:“当时只有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能正常开工,如果我们能进入这块市场,复工复产就能先人一步。”他一边调整策略,线上培训稳定员工,一边即刻启动产品线拓展研究。

  当时,普通口罩生产设备、原材料价格一路看涨且供货紧张,如果转产一时半会难以开工。“市场机遇转瞬即逝,我们等不了。”两天后,公司果断决定,利用自身3D设备和技术优势,以更低成本,承接私人定制3D医用隔离眼罩、口罩架、口罩辅助配件以及隔离服订单,走差异化之路。

  时间就是金钱,抢时间就是救企业。三帝公司开始“闪电”转身:2天构建模型、1天完成数据转换、3天医用隔离眼罩样品送北京总部申办医疗资质。另一边,园区对口企业的联络员与付星每日对接,终于传来复工复产的好消息。

  这时,两个现实问题难住了付星:现有防疫物资不足怎么办?自己身在德安,如何回瑞昌?他没想到,政府帮扶如此暖心。瑞昌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不仅免费提供84消毒液、口罩、测温枪,指导防疫消杀,还给他特批车辆通行证。2月21日,三帝公司成为瑞昌市首批复工复产企业。

  3月6日,公司拿到了医用隔离眼罩的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审批时间比平时少了10天。此时,首批1200副医用隔离眼罩订单,正马不停蹄赶制中。在打印车间,一排排半成品摆放整齐,有橙色、白色、黄色,看上去很有质感,拿起来轻便小巧。公司销售负责人称,普通医用隔离眼罩市场价每副20元,但私人定制3D医用隔离眼罩市场价每副80元,有一个经销商试戴后,觉得该眼罩密封性非常好,当场就下了500副订单。3月18日,首批医用隔离眼罩交付河北一家康复用品公司,随后又走进天津、广州等地的机关、企业和医院。

  随着工业打印订单逐步回暖,加上医疗物资生产,“两条腿”走路的三帝公司,从复工到4月4日,员工只休息了一天半。“生产3D医用隔离眼罩,需同时具备医疗资质和3D设备资质,目前市场上同时有两种资质的企业不多。”付星说,3D打印技术被视为巩固和提升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技术,随着公共卫生意识提高,“3D+精准医疗”细分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计划在这块业务上抢占全国行业排头兵的位置。

  眼下,三帝公司只是小规模试产医疗物资,要达到批量生产,还要过人脸数据快速采集、批量建模和加速打印等关口,为此,三帝公司正加紧研发攻关,力争尽早满足市场的需要。

  记者手记▶▶▶

  疫情突如其来,如何化危为机?由工业打印转为医疗物资打印,看似简单的“转身”,却让企业“向死而生”,迎来春天。抗击疫情是一场战役,复工复产同样是一场战役。只有把战略战役战术结合在一起,企业才有未来。战略考验的是判断能力,战役考验的是组织能力,战术考验的是执行能力。“转”,体现企业的战略,对未来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合”,体现政府、园区、企业投入战役的合力;“快”,体现企业的执行力。因此,在复工复产这场战役中,应冷静思考、深入分析,全面权衡、科学应变,用战略战术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记者 杨碧玉)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