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涂晓晨 王成 鲁欣怡
12月6日,在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一名39岁男子因剧烈胸痛看急诊,后来稍有缓解,便以工作太忙为由拒绝住院,不料还没走出医院大门,就倒在急诊室不远的检验科窗口前。
不到30秒,医院急诊医护出动紧急抢救,并连续电除颤6次,才解除十分凶险的心脏“电风暴”,为心脏植入手术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目前,男子生命体征稳定,但仍未完全脱险,事后懊悔自己经常熬夜、抽烟透支身体。
男子胸痛就诊拒绝住院
“医生,我胸口痛!”12月6日上午9时许,在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急诊科,一男子独自前来就诊,手捂前胸、面色痛苦。他告诉医生,自己39岁,早上工作时突然胸痛,且持续十多分钟没有缓解,他赶紧打车到医院就诊。
当即,值班医生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未有明显异常。在等待期间,该男子多次发生剧烈胸痛,后又有所缓解。根据经验判断,医生仍高度怀疑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强烈建议他住院检查。
“你的情况比较危险,随时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千万不能大意!”急诊科医生一再叮嘱。没想到该男子表示拒绝,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心脏不可能有严重问题,加上当下症状好转了很多,他便以工作忙为由拒绝住院。
没想到,该男子走出急诊室后没多久,突然倒在了医院一楼的检验科。
还没出医院就突发心梗
12月7日,极目新闻记者调取监控看到,时间显示,中午12时10分,男子将手中东西放下后,突然后仰倒地,全身不停抽搐。画面中,一名身穿白大褂、背着双肩包的医学生留意到异常,飞速跑向急诊科呼救。
不到30秒,急诊科医生王甜甜率先跑到现场,其他医护带着急救药和仪器随后赶到。男子倒在地上失去意识,呼吸心跳也都没了,王甜甜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后紧急给药,并电除颤抢救,抓住了最关键的“黄金急救5分钟”。
现场急救持续了5分钟,患者仍神志不清,在场医护紧急将他转至急诊抢救室,心电图提示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意外再次发生,患者出现了“电风暴”,也就是频繁室颤,这是非常要命的。医护接连6次除颤,直到心电监护的心跳曲线再度出现,所有人长松一口气。
历时40分钟抢救,患者于下午1时恢复意识。此时,早已就位的心内科专家兰印紧急会诊,通过绿色通道进行急诊检查,彻底排除了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的可能,确定他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送入导管室手术。
医护紧急抢救救回一命
“冠脉已完全闭塞,立刻植入支架。”兰印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打通血管。和家属沟通后,他迅速为患者植入一枚心脏支架,堵塞的血管被打通,耗时仅15分钟。幸好医护团队全程无缝对接,为手术争取了关键的救命时间。
目前,患者已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据重症监护室专家余愿介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都在可控范围内,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患者但仍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期,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但整体情况要好很多。
余愿了解到,患者血压、血糖、血脂长期控制不佳,加上工作太忙,他三餐不规律,经常熬夜,又少有时间运动,“他这一年来经常出现胸痛,但没引起重视,一忍再忍。”余愿说,这些日积月累的不良生活,都是导致心脏不堪重负的高危因素。
12月7日,患者躺在病床上后悔不已,说道:“以后再也不敢透支身体了。”
专家呼吁年轻人莫再透支身体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专家提醒,该院区开业半年多来,已接连抢救8例年轻的心梗患者,男性居多,年纪最小的仅23岁,这一趋势无疑是给年轻人敲了一个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危重。中青年人群突发心梗,往往来势汹汹,病程很短。许多患者都是在上班时突然胸痛、喘不上气,甚至只是说了一句“好累”,就倒地不起了。
专家提醒,熬夜、抽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年轻人的心脏造成很大影响,即使心绞痛这个“报警信号”,很多年轻人也并不当回事,没有及时就医,任由疾病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猝死。专家提醒,市民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戒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运动,定期做心脏B超等检查,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