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通讯员孙国才 王洪云)近年来,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科技驱动发展,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建成14个国家和省级发展平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基地和省经济发展先进开发区。产业聚集,品牌拉动。在产业体系方面,开发区先后引进全球、全国500强8家领军企业落户,形成了新材料、白色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制造六大现代产业体系。该区以法国圣戈班、汉光耗材产业园、派瑞科技产业园等为代表,形成了结构陶瓷、办公耗材、特种气体、特种纤维四大新材料门类;以美的邯郸工业园为核心,24个家电配套项目为支撑,实现了白色家电配套本土化、产业规模化;以新兴际华、汉光重工、荷兰哈克等公司为代表,瞄准中国制造2025,形成了能源装备、特气装备、农机装备三大制造基地,新兴LNG系列储运装备、黑光夜视仪等高精尖产品已经成为制造业领域的国之重器;以德国西门子、中捷产业园为特色,培育了一批享誉中外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以德国优布劳啤酒产业园、广药王老吉、康师傅矿泉水、华裕农业科技、康诺乳业等为代表,形成了多元化、多领域的大健康产业链条;以“中原智能装备研究院”和“中原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为支撑,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河北省名牌10项、河北省优质产品5项;省质量管理效益型企业1项、市长质量奖2项、省政府质量奖2项。
创新驱动,标准引领。该区全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国际、国家标准制订修订,以高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行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依托全球、全国500强领军企业法国圣戈班、美的邯郸工业园、新兴际华、汉光重工、荷兰哈克等行业龙头企业,该区积极开展技术标准研制,主持参与制修订了6项国际、国家标准;依托中船重工(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项目,培育新材料、绿色低碳、储能、氢能等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承担国家863计划6个、国家火炬计划13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1个、国家星火计划3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21家,院士工作站2家;其中,汉光科技公司和中科院共建的有机光电材料工程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是全省38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之一。
与此同时,该区切实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致力构建高质高效服务平台,强化培训教育,精准施策,累计免费为企业职工提供专业技术教育培训15期、400人次;靶向对标,鼓励27家企业参加了邯郸市质量大讲堂网络课堂;积极推进企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9年帮扶指导海增食品、光牌面业等企业实施HAC-CP认证,全区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达65家。同时,该区建起了质量管理专家库、质量提升梯次培育库,搭建发展交流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