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丛台区“互联网+”助推民生服务智慧化建设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07-09 17:02:51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孟令卫)今年以来,丛台区秉持“以人为本”的创建宗旨,把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和民生实事结合起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建立起优化协同高效的“智慧共治·社会共享”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党建”“互联网+护理到家”“互联网+居家养老”“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民生服务智慧化建设步伐,让群众真正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着眼“引领”,持续推进“互联网+智慧党建”。通过运用智慧理念、智慧技术、智慧手段,对党建工作开展更科学的分析,对党员实现更精确的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工作,以及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构建起组织与党员、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党员与群众等多个良性互动的平台,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和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将智慧信访、智慧医疗、智慧党建等平台进行整合,打破“各自为营”的数据孤岛,实现共享共用,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实现了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着眼“看病”,加快实施“互联网+护理到家”。丛台区“互联网+护理到家”服务,结合丛台医疗资源实际情况,通过辖区内医疗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料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满足行业监管需求。去年11月,丛台区首家“互联网+护理到家”服务联盟正式启动,辖区居民只需要通过系统预约,就可以将专业护士请到家中进行护理服务。今年,又建成3个“医联体”基层诊疗示范点,科大讯飞“智医助理”系统在丛东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真正让居民群众体验了更加便捷、安全、有效的新型医疗模式。

  着眼“养老”,积极开展“互联网+居家养老”。丛台区创新实施“1221”工作模式(即:一个载体,在城区内各街道设立养老服务中心。完善“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两个模式,推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相结合,建强智慧信息平台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并以和平街道西南庄社区为站点,建设丛台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信息技术和老年人、养老机构及护理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社区老人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类,制定不同的服务类别。把低收入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与企业组织有偿服务的中高收入老人分开,把政府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分开,从而逐步建立起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志愿者服务为辅,互联网+养老现代化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切实改善了留守老人、高龄老人、残疾老人的生活状况,增强了困难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已建成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日间照料服务站40家、农村精品幸福院2家、医养结合运营养老机构6家。

  着眼“效率”,持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2019年12月,丛台区新行政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办公面积3600余平方米,分为行政审批区、公共服务区、社会服务区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62个窗口工位,全区拥有政务服务事项的部门全部入驻。针对梳理出的民生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高频事项,创新实施“网上审批”,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人社、医保、税务等部门窗口办事需求较多的实际,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线上办理模式,实现群众在家,信息跑路。全面实施“一站式审批”,通过流程再造、共享要件、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切实解决审批互为前置问题,确保群众办一件事“一次受理、一路畅通、一次办结”;强力实施“最多跑一次”审批,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模式,实现高频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办成,真正为群众办事提供“五星级店小二”服务,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大厅入驻部门办理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审批50787件,“一网通办”网上办件4168件。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