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肥乡: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08-03 10:27:21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谢伟娜通讯员李耀彩)“大娘,家里有事吗?”每天村干部李付合路过李福堂家门口时,都要这样问上李母苏玉芳一句。51岁的李福堂是肥乡区东贾北堡人,19岁时,因类风湿导致脖子以下瘫痪,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不但没有治好,还欠了外债。2006年,其父因病去世,一直由母亲照顾他的生活。2014年成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成为各级干部关心关照的对象。

  “要不是政府帮扶,我们娘俩的日子不会像现在这么好,感谢党的好政策。”79岁的苏玉芳说。

  2019年春天,家庭签约医生李现军像往常一样为李福堂进行测血压、心跳等常规检查,突然感觉他心脏不正常,便赶紧拨打120,并联系住院等相关事宜。此次住院11天,本应花费12000多元,但李福堂享受贫困户住院实行“一站式”报销和保险公司二次报销,最后实际只花了200多元。

  “以前躺在木板床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木板容易腐烂,不知道换了多少块木板了,后来董书记给我们协调换了医用床,还办了慢性病手册,比我们想的都周到。”苏大娘口中的董书记是市委办公室驻东贾北堡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董新强。“董书记知道福堂爱跟人说话,就经常来看他,和他聊天,每次来福堂都特别高兴。”苏玉芳说,自从瘫痪在床后,福堂的脖子也不能转动,需要旋转小圆镜和人聊天,镜子已经换掉了五六个。

  “现在我娘享受低保待遇,我享受特困待遇,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帮忙申请了护理费,在两家企业里入股分红,再加上母亲的养老金等,我们家的年收入能达到19000元了。”谈起帮扶政策给家里带来的变化,李福堂思维清晰,声音洪亮中透着喜悦。

  “这些政策是我们根据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2019年顺利实现了脱贫。”东贾北堡村党支部书记李红瑞说。

  “百企帮百村”政策推出后,丛台酒厂积极响应,每年过年都到李福堂家,送来价值500元的米面油和对联等慰问品。

  这些年,从亲朋好友到街坊邻居,从乡村干部到帮扶工作队,许多人像亲人一样去关心帮助李福堂,这让李福堂吃下“定心丸”。

  “精准扶贫不但让贫困人群经济方面有保障,更让大家的心里有保障。我们不仅是贫困户的责任帮扶人,更是大家的朋友,是遇到困难时一起想办法渡过难关的亲人。”董新强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