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刘昆)平整靓丽的城市道路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百姓提起城市建设的变化,感言最多的也是道路。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2018年以来,邯郸全面聚焦道路面貌提升改造工作,努力把城市道路打造为邯郸的文明风景线。
小街巷旧貌换新颜
对于一个城市道路系统来说,四通八达的小街巷犹如它的毛细血管,状况如何决定着这个城市的文
明程度。在建设文明城中,邯郸开展小街巷综合整治工作,让一条条坑坑洼洼的小街巷变得平整靓丽。
位于中华大街和永安街之间的望岭路段,紧邻万达商业圈和众多居民小区,周边更有丛台区永安中学、图书批发市场、菜市场和林立的商铺,道路交通十分繁忙。由于每天承载着大量市民的出行活动,道路破损严重,上下班高峰期,行人和车辆混行,交通事故频发,附近居民对此怨声载道。
为了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市政工程管理处对望岭路(中华大街至永安街段)开展道路、便道和道牙的综合改造提升工程。
“该工程于6月底开工,改造路段施工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预计9月初可以完工。”市政工程管理处工地负责人杨聪聪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拆除了原有破损便道砖,正在铺设新型渗水砖,便道上原有的树坑石要全部更换为水泥砼树坑石,还将把原有的道牙拆除,栽上水泥砼道牙,地下的老旧照明线路也会进行更换。
在30日的拆违动员大会上,张敬超明确提出,社区两委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家里有违建的,要立即带头拆除;党员要打头阵、当先锋,带头拆除自家违建。
当日上午9时30分,所有社区两委干部及党员的违建全部拆除,为拆违带了好头,作出表率。
据悉,这次攻坚行动,经开区成立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政委,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为指挥长,其他区领导任副指挥长的高规格拆违工作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24小时坐镇指挥,各乡镇、各单位主要领导带队,提前摸清违建底数,准备钩机、铲车、破碎锤等机械设备50余台套,为拆违工作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人员保障、机械保障。
清底数人入户
对违建,经开区的目标是实现“三个零”。一是“零容忍”。坚持“违必拆、拆必净”,对认定的违建全部依法拆除、彻底清零。二是“零补偿”。对违建一分不补、半步不让,彻底打消极少数人“以闹谋利”“以拖要钱”的念头。三是“零盲区”。坚持区乡村三级联动,确保违建一处不留、一户不漏。
经开区不仅摸清了西填池社区违建底数,更详细了解了612户、867片违建类型及两委干部、党员、群众违建底数,针对实际,实行一片一档、一户一册、分类施策统筹部署。同时通过载体流动宣传、循环广播,传达中央“八不准”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群众法律意识、红线意识和认同意识,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拆违工作;成立工作组,逐家入户,充分了解群众合理诉求,妥善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讲法讲理讲情,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做到和谐拆违、阳光拆违、文明拆违。
拆违当天,拆违工作组、信访及安保稳定组、纪检监察组、后勤保障组4个攻坚组近1000名干部再次进入分包户家中,既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又帮助群众搬迁物品,各项工作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保障拆违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由于在整个过程中确保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拆违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加快了拆违进程。
拉框架保民生
作为省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西填池违建拆除工作可谓意义重大。违建拆除后,将在西填池社区原址建设回迁安置房和北屯头棚改(一期)项目,涉及两个社区近8000名群众回迁入住,百姓翘首以待。
同时,秦皇大街作为东区第一条南北主干道,西填池社区恰在其间;磁山路、纬五路、响堂路三条东西向道路贯穿该社区,西填池成为贯通南北、打通东西的“关键堵点”。如何把西填池拆违这一保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办好,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响当当的答卷。
30日拆违当天,西填池指挥部为参战人员早早做好了大烩菜,但来吃饭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一线干部就地靠方便面、苹果、馒头充饥,有的甚至只喝了几瓶矿泉水。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以最快速度打赢这场拆违攻坚战。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申涛称,经开区全体工作人员以战时状态、战时作风投入到拆违工作中,大家比作风、比干劲,比能力、比速度,拆违现场成了干部的练兵场。通过西填池拆违攻坚活动,进一步练就了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为加快推动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5日上午,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绿色围挡内,10余个工人顶着烈日分工协作。远处,还有一位工人开着喷淋设备防止扬尘,一派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