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园平面图
张家口园效果图
张家口园占地面积为7273平方米,园区以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为创意点,设计充分汲取了张家口地域文化“大境门、崇礼雪原、长城博物馆、五色花甸”以及最热名片“2022冬奥举办城市”的精髓韵味,融合现代科技元素诠释表达,为山水园林注入了最美的张垣符号。
张家口园兼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科技之美、艺术之美,具“首都两区,山水奥运”的独特魅力,分为奥运冰山入口区、冰丝带、冬梦镜湖、冬梦花海、长城看台、烽火看台观景区、绿色梦想区以及冰山丝带出口八个区域。
奥运冰山入口融入崇礼雪原冰山元素,通过冰洞中的高科技互动装置,创造出冰裂声境及冷气效果,传递着张家口园浓郁的冰雪奥运气息。
贯穿全园的冰丝带蜿蜒飘逸,好似一条条赛道,赛道上设置有单板滑雪、高山滑雪等冬奥会赛事的运动场景。顺着冰丝带,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模仿感受这些运动项目的形体动作,极具互动性和体验感,又可以从广播中了解每项奥运赛事的由来与发展,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展园中心的冬梦镜湖区充满灵动美感,水面映射着蓝天与冰山的倒影,与奥运五环倒影相辅相成。伫立在花海之中的冬奥会会徽,寓意着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也承载着张家口将借着圆梦冬奥的东风,发展冰雪经济的强市希望。
长城看台将长城文化融入其中,游客在这里小憩宛如观看奥运赛事一般,亦可品读体验长城文化。沿着看台拾阶而上,进入到烽火看台观景区,这里是整个园区制高点,站在高台上俯瞰,展园景观尽收眼底。
从烽火看台向下进入到冬梦花海区域,紫菀搭配珍珠梅等植物营造花海,背靠连绵起伏的冰山和雪松,营造出冰山与草原融为一体的场景。
沿着冰丝带小径前行,这里延伸了冰山元素,园区外围种植了国槐、七叶树等遮荫效果好的树木,营造出了山水园林的绿色生态之美。
“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张家口在保障首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居于特殊的生态区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出口处“首都两区、山水奥运”再一次强调了张家口园设计理念,也展示了张家口市实现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秦皇岛园鸟瞰效果图
秦皇岛园
秦皇岛依山傍海,是天然的康养胜地,健康产业成为其特色优势产业。位于园博园的秦皇岛园正是以此为意,将主题定为了“秦皇山海,康养福地”。园区位于整个园博园的核心文化游览区,面积7092平方米。
展园以当代设计语言为基调,植物景观展示与示范为主体,绿色疗法与游人参与为特色,展现了秦皇岛独特的旅游文化。园区以南北走向的一条园路作为主轴线,将展园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边的主体建筑和水景,主要展现人文旅游和休闲旅游;西边以植物景观为主体,展示花卉旅游、康养旅游。室内展区由四个单元组成主题展览“天开图画、旅游名城”;室外展园打造了名为“花间徉”的五色花境。
从南口入园,映入眼帘的是火车站站台,由集装箱改造的火车车厢,模拟了邯郸至秦皇岛的G6272次秦皇岛号列车。向北走至圆形广场,五个集装箱被涂绘上清新淡雅的颜色,组成东部园区的主体建筑。室内“车同轨”“观山海”“领风尚”“看今朝”等四个单元的主题展览,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展示了秦邯两城间的历史渊源、秦皇岛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独具魅力的康养资源。
展园西部设计了不同风格的滨海风格花境——花田迷宫。园路与土壤用各种园林覆盖物铺设,增肥美化;游览路径设计成迷宫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十多个品种的植物设定比例、随机混合,以不同色系呈现为北、西、南三区绚烂花海。北区以橙黄色、欢快系植物为特色,种植各类菊科植物、马利筋和火炬花;西区以蓝紫色、治愈系植物为特色,种植鼠尾草、马鞭草、细叶美女樱和高山紫菀;南区以粉白色、清爽系植物为特色,种植了千日红、山桃草和松果菊。
秦皇岛园坚持对绿色疗法、康复性景观探索实践。基于此,花田之中特别设置“迷思空间”,通过独特的空间营造,多条路径不同选择,尝试为低情绪、低社交、低热情三低人群提供疗愈空间。
此外,展园内还设计打造了镜面水池、绿色疗法微花园、一米菜园、草坡游戏场和露营草坪,游人不仅可以参与花草蔬果的种植、采摘等体验活动,还可以尽情地在草坡上玩耍嬉戏,在树下赏水景、观花境,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