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在邯郸,一粒麦子历经寒暑的七十二变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09-24 17:49:08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 郝雨)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从播下一粒种子,到夏收时节变成沉甸甸的麦穗,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过程,最后才变成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面粉、面包,小麦的奇妙旅程深深地烙上农民的汗水与智慧。眼下,马上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节,让我们一起走入田地,走进加工车间,揭秘小麦背后的故事。

  一笔辛苦账

  成安县是小麦种植大县,用这里出产的小麦磨出的雪花粉细腻劲道,洁白香甜,但它的生产过程却是异常艰辛。今年51岁的张红军,是成安县商城镇东向阳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9月21日,记者初见张红军,只见他身形精瘦,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寒暄几句后,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与小麦喜忧参半的故事。

  “今年总共收了大约2000斤小麦,一半留着自己吃,一半卖给了收购商。”说起今年夏收自己的劳动成果,张红军连连叹气,眼神透露出苦涩。从寒露到芒种,跨越16个节气,历时近8个月……张红军日夜操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今年种小麦的账。

  整地:深耕1遍、旋耕2遍、耙地1遍,一亩地至少需要100元。

  播种:一亩地需要播种35斤,市场上麦种价格很少有低于1.7元/斤的,一亩地仅麦种便需要60元,另外还需要20元的播种费用。

  施肥:小麦一般施2次肥,底肥和追肥,两次施肥一亩地至少需要150元。

  喷药: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及叶面肥等,小麦整个生长周期至少喷药3-4遍,不算人工仅算药的成本一亩地便需要30-50元。

  灌溉:播种一遍水,入冬一遍水,开春一遍水,最少灌溉3次才可以,每次灌溉一亩地至少需要30元,三次下来一亩地则至少需要90元。

  收割:现在收割机越来越多,收割费用比前几年便宜了一些,小地块一亩地需要60元,大地块一亩地需要40元。

  张红军说,种一亩小麦不算人工的情况下至少需要510元的成本,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怎么也得700元以上,今年小麦一亩地按1000元收,辛辛苦苦8个月,到头来枉费一番心血。

  “先苦后甜”的劳作

  “眼下马上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节,大家都在赶着收获玉米,等玉米全部收到家后再将玉米秸秆打碎、撒上化肥、深翻土壤就要种植冬小麦了。”张红军说,冬小麦是隔年庄稼,是上一年十月播种,今年六月成熟。农民种植小麦也是非常辛苦的。在种小麦前先给地里拉粪、浇地、犁地、播种。小麦出苗后,十一月中旬进行冬灌,开年要浇返青水、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不管天冷天热,还是深更半夜,都要坚持浇完水。小麦在拔节期,要喷除草剂,控制麦田杂草生长,吸收养分,对生长偏旺的麦田,在拔节期要喷矮壮素,控制小麦旺长,促进根系生长,防倒伏。在扬花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预防干热风。小麦抽穗到扬花期还要喷杀虫药,防止吸浆虫。

  一进入六月,麦子熟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是又高兴又紧张。麦子熟了,他们担心的是刮风和下雨,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要是刮大风,麦籽会落到地里,连阴雨小麦会发霉和芽,这样的话,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以前都是人工割麦,劳动力度强,非常慢。现在都是机器收麦,直接打成籽。”张红军说,他们准备好袋子和车子等工具,焦急等着收割机的到来。

  “要说最累还是割麦子。”张红军给记者讲,割麦子是实打实的累活儿,头上太阳晒,脚下暑气蒸,弯着腰弓着背。汗水和着麦芒沾在皮肤上,那种难受劲儿就别提了。其实麦收的累还远不止这些。以前的麦收完全是依靠人力,收割、捆扎、托运、脱粒、晾晒……短短的几天下来,人就累得脱一层皮。不过,当看到一粒粒饱满的麦粒伴随着脱粒机的轰鸣声从槽口飞扬而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忘却了收麦的辛苦。

  小麦进厂“零损耗”

  在成安县商城镇中谷食品产业园,记者看到满载小麦的大货车驶入指定地点后,地上的升降板就会把车头抬起来,这时只要打开尾部的挡隔板,小麦就会滚到地上的收集坑里。经过出清筛、风筛、组合筛三道程序,小麦就会通过专用管道进入粮仓变成净粮,等待进入生产车间。

  “现在小麦收购过程中的浪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浪费掉的可能连半斤都没有,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中农华鑫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向记者介绍,由于过去的小麦收购点没有自动化装卸设备,装卸小麦主要依靠人力完成,过程中难免出现抛撒的情况,看着让人心疼。

  轰鸣的生产车间中,一台台机器正在开足马力运转,成千上万的麦粒顺着透明圆筒滚落至碾压设备中。被细细研磨后,它们会通过管道被吸入楼上的“筛理”机器,按颗粒大小分开;之后进入“清粉”机器,按颗粒重量分离;然而至此还没结束,这批面粉又再次进入“研磨”系统,循环往复……刘强说,这种一遍遍的“细细”研磨,是为了不对淀粉和面筋产生过度损伤,从而保证小麦“原汁原味”的口感不变。在这里,一粒粒小麦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变成不同的模样,走进百姓家中。

  从泥土间长成,到加工车间“华丽”变身,再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小小的麦粒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