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红军 实习生于文静)10月29日,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分析研判2020年秋冬季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安排部署及火灾扑救相关准备工作。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发生面积广、破坏性大且扑救较为困难的灾害。“入秋以来,全市普遍降水较少,空气干燥,大风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市森防指办公室副主任、市林业局副调研员范爱保分析,邯郸市森林草原面积约606万亩,武安市、涉县、磁县、峰峰矿区、丛台区、复兴区和永年区为防火重点县(市、区)。森林火灾是有周期性的,基本上每十年一个大周期,五年一个小周期,今冬明春是防火大周期和小周期叠加,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异常严峻。
市森防指办公室副主任、邯郸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凤鸣提醒广大市民,自觉注意森林防火安全,禁止在林区及周边随意野外用火;自觉提高森林防火意识,懂得森林防火安全常识,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一旦发现森林火灾,立即拨打12119森林火警电话进行报警。
近年来,邯郸市不断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灭能力,狠抓隐患排查、火源管控、应急处置等重点任务落实,着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努力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市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森林草原火灾“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和组织队伍”三大扑救体系,全力推进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为全力做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邯郸市及时分析研判森林草原防火方面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宣传教育,全面排查整治隐患,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坚持“三防并举”。突出“技防”,全市已建设309个视频监控点,覆盖重点林区面积的91%,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千里眼”作用;大力推广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感应技术,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加强“物防”,开设林区防火阻隔带和建设防火道路,加大农林交错区域防火隔离带;加强林区蓄水设施建设,确保造林和森林防火的需要。创新“人防”,护林员、巡逻队等一线巡护力量全员上岗到位,探索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监督林区违规用火行为;加强督导检查,24小时值班备勤;严打野外违法用火,依法查处各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重拳出击,严格执法,依法从重查处第一起火,并对上坟烧纸、烧荒、燎地边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严惩重罚,公开曝光;强化应急处置,按照“有火必报、报扑同步”的原则,执行好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
“目前物资储备全部到位,可以满足同时扑救两场较大森林火灾的需要。”市林业局火灾预防处负责人王苗苗表示,全市共组建6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共计417人,8个防火物资储备库,共储备近10000人的物资装备,配备有森林消防车51辆、远程灭火水灌车3辆、远程灭火水泵45台套、高压细水雾灭火器80台、灭火无人机1架、灭火火箭炮7门。
全市各级森林消防队加强备战备勤,集中靠前驻防,全面严阵以待,及时开展业务培训和扑救演练,使森林草原火灾防灭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能拉得出、走得动、联得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