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杨潇)近日,邯郸市第一医院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完成邯郸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这标志着该院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走在了全省先进行列。
据介绍,患者张先生因“活动后胸闷、气短”5年来多次在当地医院和北京等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射血分数仅25%,开胸进行心脏直视手术风险极大,因此多家医院拒绝对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症状仍有发作,不断加重,以至于夜间不能平卧,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年10月11日入住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入院后经详细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全心功能衰竭、心功能IV级。
该院副院长常超与心内一科主任赵秀峰带领团队多次研究病情,组织全科讨论和多次院级多学科会诊,决定为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然而患者瓣膜狭窄及心衰严重,心脏扩大,胸水腹水形成,生命处于终末期状态,即使选择行TAVR手术,依然具有很高的风险。
面对患者对生存的渴望及家属的期盼,该院院长信栓力多次与手术团队专家就手术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探讨,经反复讨论最终确定手术方案。术前,信栓力等专家多次来到心内一科看望患者,组织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彩超室、CT室等手术相关科室进行协调会议,强调各科室通力协作,为患者创造生存机会。在专家指导下,40余人组成的多学科心脏团队通力合作,在超声、麻醉、体外循环等科室全程协助配合下,历经2个多小时,手术圆满完成。
信栓力指出,TAVR手术是技术要素集成度最高、需要多学科团队协调度最高、风险系数最大的心脏病治疗技术。为更好开展此项技术,近年来市第一医院派出心内、心外、超声、影像、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康复专家团队到上级医院专项学习。手术的圆满完成离不开超声团队、麻醉团队、体外循环团队、心外团队、各环节护理团队、CT影像团队及营养师团队的协同合作。市第一医院将继续秉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狠抓重点学科建设,立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需求,向着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更好地服务于邯郸人民健康。
该院负责人介绍,自TAVR手术问世以来,给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瓣膜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据统计,全球有6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TAVR技术。我国医疗机构基本是2010年前后开展此项技术,据悉,截至目前,我省完成TAVR例数仅为个位数。相对外科换瓣,TAVR所用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血管并发症、瓣周漏、永久起搏器植入等发生率更少,TAVR技术的应用,将会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