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邯郸出台教师减负“十七条”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11-29 18:55:38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红军 实习生于文静)严禁同类事项多头重复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不得安排教师在文明、卫生健康、绿色、旅游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中上街执勤或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近日,邯郸市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十七条减负清单,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教育乃百年大计,如何让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专心立足教书育人主责主业是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此次公布的“十七条减负清单”直指当前教师负担过重问题,令教育行业为之一振,教师们又有何感想?是否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呢?记者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记录他们最真切的感想。

  把盘根错节的考核精简化

  “现在学校工作太难了,光应付各类检查提供资料就让你应接不暇,烦透了!”提及减负,邯郸市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叫苦不迭。据悉,在频繁的教学活动之外,各中小学还需接受上级的各项检查,尤其是热点学校,平均每周检查一次。面对大大小小的督察检查评比考核活动,教师们牢骚满腹。

  “现在哪个考核、检查不需留痕?大小工作都要制定方案、总结、发布信息,即便一个小活动也要做到目录资料应有尽有,统一目录、统一标签,没八九个资料盒过不了关。”一小学中层管理者说。“好赖一件事汇总资料至少四五步流程。有时候,一个错字或错个标点符号都不行。而这些内容很多都是网上复制的,纯粹应付上级,毫无意义的事耗费我们巨大精力。”一位教师叹息道。

  此次“减负清单”开篇指出,严格控制总量、层级、规模和频次,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未经报批同意,严禁任何单位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严禁同类事项多头重复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经报批同意,未经教育部门统一部署,任何单位不得自行开展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未经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审批,除国家统计局外的其他部门不得开展教育统计工作;未经教育部门同意并部署,不得开展针对中小学校、教师的调研活动;严格把关教师培训和各种竞赛活动。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培训和竞赛活动。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培训外,不得把无关培训任务摊派给中小学教师。

  把应接不暇的校园事务精准化

  “现在学校还要求老师24小时值班,每天孩子放学后学校都没人了,而且还有专门门岗执勤,还如此要求就有些不合理了。”邯山区一教师有些抱怨地说。

  “所有学校中层是最累的,又要上课,又要面临杂七杂八的考核,国培以及公需科目等网上培训项目繁多,事务性工作太多。”一位中学副校长表示,比如评职称,现在不是看业绩,而是看排分,教师们为了增加分数更多心思花在各种比赛、捞荣誉上,职称和教学成了两层皮,评职称彻底“变了味儿”。“让老师参与去社区帮扶、办房产证,确实会存在这样无关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邯郸市某小学副校长说道。多位教师表示,每年的暑假看似教职工放假,实则依旧在忙碌各项与教学工作无关的事宜。

  此次公布的“减负清单”明确,不得安排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参加维护稳定、扫黑除恶、扫黄打非、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防艾等专项工作。不得安排教师在文明、卫生健康、绿色、宜居、旅游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中上街执勤或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不得把政府部门、企业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学校或向教师下达指令性任务,例如地方文化展示、庆典、招商、拆迁、禁烧、接待展示等。不得在社区建设活动中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不合理要求,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不得通过教师组织学生或家长参与各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调研、问卷调查、信息采集、网络投票、点赞等活动。除学校教职工微信等APP工作群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教师加入其他工作群;不得随意安排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宣传活动进入校园。如中小学课程已有类似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教学过程,不得重复安排;严格限制安排教师承担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严格限制安排专任教师履行工作值班、控辍保学、向教师下达招生指标等工作,法定节假日、周六日期间,没有学生在校的情况下,不得安排专任教师参加工作值班;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承担寄宿制学校的安保、学校食堂管理等非教学管理工作;未经报批同意的其他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

  丛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出台后,各中小学会将每周工作进行统筹整合,合理分配,减少重复性工作,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同时各类会议,班子能做的,就不动用教师,如遇特殊时期、紧急情况,由教育部门根据上级要求统筹布置,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项活动,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备课、教研、培养学生及自身的专业发展上。

  把琐碎重复的表格数据化

  “控辍保学、督导检查、语言文字、教学教研……学校任何工作都得准备报表资料,人事科、教育科等等每个对应科室都要准备十个八个的报表资料盒子。”一学校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就素质示范校考核工作,每个学校至少要几十个资料盒子。仅语言文字这块就有6大项、34小项。除此之外,各类填表任务也不在少数,这些细致繁琐的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部分时间。“你随便打听,每个学校的A4纸和墨等耗材花费大了去了,其实哪项工作成效如何,实地查看就能一目了然,过度依靠资料,既浪费精力,又消耗大笔教育资金。”

  此次“减负清单”明确,要注重工作实绩,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尽量简化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数据材料检查,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严禁简单以留痕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如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上传工作场景截图、录制视频或查验过程资料完整性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严格控制各类报表填写,精简填报内容和次数,不得一味要求学校和教师填表格报材料,坚决杜绝重复、多头填写表格、报材料现象;严格限制数据采集次数,提升数据采集的信息化水平,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切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腿。

  为了缓解教师压力,各中小学积极落实该政策,严格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坚决避免不同部门多头、重复调研,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系统,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杜绝重复和多头填写表格、报材料现象。

  把“灵活多变”的教师岗位规范化

  随着国家开放二胎的政策,中小学生数量直线上升,现在教育行业普遍处于一个缺少教师的状态。“学校包括管理层在内都有授课。”邯郸市某学校副校长说,低年级一周是13节课,高年级一周是11节课,数学老师授课最多是每周12—14节课。

  “现在基层老师的负担很重。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心智、身体成长的关键期,不适合学习衡水模式,周周考月月考,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更增加了老师的负担。”一中学语文教师说,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化,避免“口号叫得响,业务一团糟”的风气影响教育大环境。

  新的“减负清单”明确,未按程序报批同意,不得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不得长期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应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严禁私自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关心支持教育扶贫工作,充分运用校园和课堂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掌握本领、健康成长。不得要求中小学教师反复填写扶贫表册资料,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驻村包户扶贫。合理核定教师工作量,不得将属于学校管理范畴的行政事务摊派给教师,帮助教师专注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如果长期能够这样严格地按照政策坚持下去,对于老师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某小学副校长说道。

  目前个别学校在面对教师流失与不足的情况下,教育部门通过招聘考试、政府通过第三方签订劳务合同等方式来增加学校的在编年轻教师和辅教教师,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缓解了学校人员不足及原有教师年龄结构偏老问题,部分学校原抽调借用教师已回归正常岗位。让老师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中心工作中来,应该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共识。

  “就担心雷声大,雨点小。以前下发的红头文件都要大会小会的强调,而此次教师减负的文件却少人提及。”一小学教师担心地说,措施虽好,贵在落实,应真正让老师静下心来教学,不再为应付各类督导检查而过度耗神。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