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君)12月3日上午,一位心肌梗塞患者刚刚来到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病房楼道,突然倒地猝死。正在开晨会的心内一科医生护士们立即在楼道就地展开急救,从标准的胸外按压到轻车熟路电除颤,从液体通路的及时建立到生命体征检测系统的有效连接,从绿色通道到成功血运重建,上演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抢救,受到了现场人们的点赞。
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冬天的早晨,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的病房里很安静。医生护士都汇集在医办室里开晨会,这是医生护士每天要进行的第一步程序,汇报患者病情变化,
讨论诊疗计划、手术及病房工作安排等。然后就开始一天忙碌而专注的工作。
8时20分,一位老人因胸口不舒服由家属陪同来到心内一科病房,想找个医生看看。刚到病房楼道,这位老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正在主持晨会的心内一科主任赵秀峰立即意识到这不是“晕倒”,而是猝死!他毫不迟疑中断晨会,立即指挥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施救。
患者面色苍白,听诊无心音,颈动脉搏动消失,一切证实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紧急情况下,全科医生护士争分夺秒,在楼道就地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医生谢志江紧急进行心脏按压,护士长裴利敏组织建立液路,应急抢救车到位。医生卢英霞第一时间连接心电监测,显示患者为心室颤动。
“200焦耳!”——“充电!”——“除颤!”.——“仍为室颤,继续心脏按压!”——“充电!”——“除颤!”……伴随一声声短促紧急的指令,连续3次电除颤后,患者终于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意识、血压渐渐恢复。医生急查十二导心电图提示患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此刻,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治疗。争取更多的存活心肌,就会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但在心肺复苏期间,患者家属还没有来得及办理住院手续。“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赵秀峰果断启动绿色通道,张仁杰、李宁等介入小组成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平车转运患者至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导丝通过、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紧张、快速、熟练、高效的操作一步步有序进行,成功地开通了右冠状动脉,恢复了血流。从患者到达医院抢救到血管开通仅用了45分钟!至此,患者胸痛症状缓解,安全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