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电猫警长”:更多精彩请看下集——记“欣和电力”安监部副主任、高级技师朱劲雷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12-09 17:04:26


 


 


实习记者薛雅兰记者刘圆圆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第八代电猫”这项智能化技术研发的带头人,就是邯郸欣和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安监部副主任、高级技师朱劲雷。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朱劲雷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这位始终站在反窃电第一线,让“电耗子”无处遁形的专家,是当之无愧的“电猫警长”。

  爱钻研的种子从小种下

  干练专业,这是记者见到朱劲雷的第一印象。同事们口中不善言谈的他,在提起工作时却侃侃而谈,聊起为何走上电力道路,朱劲雷说那是一颗从小种下的种子。1989年,还在上初中的朱劲雷,因为受到在供电单位工作的母亲影响,当同龄孩子们还在舞刀弄棒时,他的玩具已是家中各种报废的设备。

  那时候家中的机械表,常常出现故障,由于零件多且琐碎,拆开很容易但极难还原。“每次修表匠在修的时候,我就在旁边仔细看。等他走了之后,我重新安装了一遍,没想到竟然装好了。”这个小小的成功,让朱劲雷感受到了成就感,那一段时间,家里小的家电都被他拆卸过,尽管有些不再能继续使用,但这种爱琢磨、好钻研的种子却已经悄然种下。

  1995年,朱劲雷从石家庄电力技校峰峰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邯郸供电公司保护班。电力部门一贯的传统是师徒制,经验丰富的李丙书老师傅看他爱学习,一眼就挑选他做了徒弟。在变电站工作的那几年,大量的图纸和符号令初来乍到的他有些头疼,但爱“较真”的朱劲雷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除了向老师傅多学习多请教,还坚持每天将自己遇到的故障原因、处理办法记录下来,不知不觉,在他更换岗位时记录的笔记本已有几十本之多。

  记者在朱劲雷创新工作室看到了那些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术语和简易图,仿佛成为见证朱劲雷如何从小学徒一步步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全国劳模的缩影,规整、认真的字迹让人动容。

  单位的创新“专业户”

  在变电站工作的7年时间,朱劲雷的辛苦工作得到了回馈,2002年他被破格聘任为柳林供电所所长。从那时起,朱劲雷的工作便和反窃电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由于柳林供电所辖区大部分为城乡接合部,电力设施老化,窃电现象严重。源于维护国家利益的初心,朱劲雷开始身体力行地践行一名电力反窃电人员的使命,跟随师傅每天从早到晚挨家挨户排查线路。尽管老师傅拥有多年经验练就的“火眼金睛”,但由于操作繁琐、复杂,查找窃电装备往往也需要十多分钟,效率很低。朱劲雷意识到传统的检查方法已渐渐不能满足排查日益隐蔽的窃电行为需要。

  “是否可以有一个查窃仪,只需要轻轻一测,就可以检测窃电行为?”朱劲雷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不间断地记录工作日志,分析窃电典型案例,持续细致琢磨研究,终于,在多年实践积累中冒出了灵感。2009年3月,第一代查窃电仪器“电猫”横空出世,凭借着强大的功能与威力,“电猫”直接将查窃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降为6秒钟,许多窃电伎俩在其面前原形毕露,仅投入使用第一年,就为公司查出窃电行为上千起,追补电费400多万元。

  万事开头难。踏出了这难迈出的第一步,朱劲雷就再也没有停下过创新的步伐。通过不断改进技术,“电猫”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第二代、第三代“电猫”也接踵而生,在保持“6秒高速”的前提下各项性能得到增强,在各类新型窃电方式面前实现了完胜。

  “能当他的徒弟太骄傲了”

  鉴于朱劲雷的创新佳绩,2012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劲雷创新工作室”成立了。在他的带领下,该工作室成员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26人。“能进入他工作室的都是单位业务骨干,成为他的徒弟真的太骄傲了。”朱劲雷的徒弟高鹏就是从创新工作室走出来的新型人才。提起自己的师傅,高鹏满满的自豪和崇拜。

  10年间,朱劲雷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创新课题232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奖5项、省部级成果奖12项,取得专利4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撰写、发表专业论文119篇,多项成果被公司转化为产品,并在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系统推广应用。而随着近几年电子表、卡表大量的普及推广使用,新型窃电方式层出不穷,反窃电更是难题不断,朱劲雷和他的团队始终站在反窃电的最前沿。

  为了更好地减少窃电行为,朱劲雷和他的创新团队开拓思路,决定将反窃电工作前移,由原本被动式的查窃电转向主动式的“查防一体化”,将窃电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认真总结规律,反复试验,不断对“电猫”进行升级改造后,新型智能查防一体化机器人与智能远程防窃电表箱应运而生。有了这项技术,机器人就可代替稽查人员完成对用户的批量筛查工作,辨别电能表是否存在“窃电”;若有人窃电,它利用“互联网+”和红外线感应器,便可自动采集、打印窃电信息,拍摄窃电者影像,同时上传到公司反窃电监督管控平台,很快便能锁定窃电者。目前“第八代电猫”已实现了高度的数字智能化,在全国很多地区广泛推广。

  20余年的工作中,朱劲雷从一名工人变成了一名“工匠”,成为国网邯郸供电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教授了近百名徒弟,带出不少省“技术能手”和金牌工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美丽的青春华章。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